近日,在貴州銅仁,有一批東莞青年志愿者深入鄉村,走進田間地頭調研、直播帶貨推廣農產品、提供特色義診服務、結對幫扶中考失利群體……他們用行動書寫著志愿青春的鄉村振興和東西部協作篇章。
2021年,東莞市東西部協作調整結對為貴州省銅仁市,東莞團市委、市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迅速融入中心大局,主動與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銅仁團市委對接交流、搭建平臺,組織大學生志愿者線上、線下開展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
2022年,為持續深化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進一步加強與銅仁當地的交流合作,東莞團市委、市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組織動員東莞理工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技學院、廣東醫科大學四所高校12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分赴銅仁市石阡縣、玉屏侗族自治縣、江口縣等地,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進基層,振興鄉村。
據悉,7月29日,青年志愿者將陸續返程,回到東莞。讓我們從現場發回的圖片中,感受這份“山海情”。
“十八般武藝”直播帶貨,為農戶創收數萬元
“石阡縣生態環境良好、物產豐富,有著中國長壽之鄉的美譽。但農產品還是無人知曉,農民都不會宣傳推廣?!闭勂鹗淇h的現狀,當地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
為了能夠更好地宣傳當地農產品,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的志愿者頂著烈日進入田野鄉間、企業車間進行調研,了解產品的特點和價格,并結合農戶企業的實際需求,運用新媒體和電商行業平臺,化身為"帶貨主播"開展直播助農活動。
在直播間,志愿者使出“十八般武藝”,現場展示石阡苔茶沖泡,在黃桃種植園制作水果罐頭,烹飪并試吃紅酸湯牛肉鍋和酸辣粉,讓觀眾更直觀的了解農產品。同時,志愿者發揮個人特長,現場唱歌、跳舞,使直播間氛圍一度高漲,收獲點贊量28.7萬,觀看人次超78.2萬,為農戶創收數萬元。
尋訪紅色經典,傳承先烈精神
玉屏紅軍陳列館,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雕像巍然聳立。廣東醫科大學志愿者走進玉屏紅軍陳列館,進行參觀學習。伴隨著解說員的講解,田心坪戰役的一幕幕仿佛映入眼簾。
為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志愿者特別制作了一期青年大學習《感受最美紅色鄉愁,青春共憶田心坪戰役》。與此同時,廣東科技學院志愿者將困牛山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及其他教育類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紅色文化的傳播者、紅色熱土的建設者。
愛心醫療,護航健康
在石阡縣龍井鄉克麻場村和晏家灣村的趕集點,村民早早排起長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衛生學院、廣東醫科大學的志愿者身穿著大白褂為村民提供刮痧、艾灸、拔罐、冬病夏治三伏貼等中醫特色診療服務,以及血糖血壓測量、口腔、近視義診等便民義診活動,攤位十分“火爆”。
現場,志愿者還為村民派發健康養生知識宣傳冊,科普保健知識。為了解村民的健康情況,廣東醫科大學志愿者入戶走訪開展問卷調查,及時掌握當地兒童青少年口腔齲齒、眼部近視情況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情況,助力鄉村醫療衛生發展。
趣味支教,播撒科學種子
“老師,這個實驗好神奇呀!”“3D打印是什么???”在石阡平陽社區,攤位上的物品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志愿者為小朋友們開展科學講座、樂高編程搭建、3D打印、無人機、自然科學等科普教育鄉村振興支教服務,播撒科學種子。
此外,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志愿者舉辦了兩期“邁向未來、創享人生”鄉村科普游園會活動,讓社區群眾從游戲互動中了解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魅力。志愿者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熱情的教學態度獲得了當地家長和學生們的稱贊。
結對幫扶,情暖鄉村
走進銅仁的過程中,廣東科技學院志愿者走訪和調研發現石阡縣有不少中考失利學生正面臨著人生的低谷,對前途感到迷茫。因此,志愿者與石阡縣中等職業學校攜手,入戶派發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中職教育等相關政策資料,舉辦宣講會、座談會等,幫助中考失利學生建立更客觀、全面的認知。
石阡縣一名中學復讀生說道:“在我落榜的時候,是他們陪我走過低谷,讓我有勇氣往前走?!?/p>
與此同時,東莞青年志愿者們還打造大學生和中職學生“一對一”成長結對幫扶項目,充分發揮大學生群體的正面引導作用,為中考失利學生輔導課業、疏導心理、提升技能,多方面樹立信心,鼓勵他們積極樂觀、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接下來,莞銅兩地團組織將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為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更廣闊的平臺,積極組織和引領青年志愿者投身鄉村振興和東西部協作,用心用情描繪“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藍圖。(來源:南方+ 記者:馬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