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平夜話”聊到百姓心坎上
發表時間:2022-01-13來源:光明日報

  寒風凜冽,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沿線的十幾個主要路口,都有不少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上崗執勤,疏導往來車輛、勸阻違章行為……

  志愿服務在天津市和平區底蘊深厚、蔚然成風。2020年7月,天津市和平區啟動了“和平夜話”文明實踐活動,發揮黨同人民群眾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政治優勢,全區黨員干部全員加入志愿者行列,在“八小時之外”深入64個社區,走近群眾交朋友,深入社區摸實情,聽取意見解難題,搭建起黨員干部與居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辦實事、解難題——為民服務稱民心 

  想群眾所想,心貼心辦好事,滿足群眾所思所想所盼,這是“和平夜話”文明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和平區堅持將“夜話”作為黨委政府知民情、解民憂、辦實事的重要抓手,組織黨員志愿者對轄區居民群眾進行回訪,依據需求建立“辦實事清單”690項,通過“和平夜話”,把城市管理與群眾利益結合起來,解決了同方花園地下車庫揚塵等一大批群眾的“煩心事”,在全區6個文明實踐所和64家實踐站設立“城市驛站”,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戶外作業人員提供飲水用餐、遮風避雨等基本服務,以真誠為民情懷贏得群眾理解、信任和擁護。

  “簡單的扶手解決了我們社區老年人的大難題!”前不久,家住和平區勸業場街林泉社區的張大爺特意委托兒子送來了錦旗,感謝“和平夜話”為他家辦的好事、實事。張大爺住的是伙樓院,二樓雖不高,但是樓道狹窄,沒有安裝扶手,對于半身不遂的老人來說,上下樓成了大問題?!耙乖挕蓖ㄟ^社區工作人員與老人“嘮嗑”,了解到老人的需求,積極與區民政局溝通對接,經過多次實地測量,嶄新的扶手終于安裝到位了?!靶路鍪质悄猃埐馁|的,握著不打滑、不冰手,明亮的橘紅色看得倍兒清楚,握著手心暖暖的,我們心里也暖暖的?!睆埓鬆斦f。

  急群眾所急,實打實解難題。和平區的黨員干部與群眾拉家常、聊生活,收集梳理了大量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用文明實踐創新之舉承托起城市民生的幸福之盼。在“夜話”活動中,和平區先后建成9個一級老年人食堂、64個二級助餐點,為高齡、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醫療服務1萬余人次,成立多個殘障人士免費康復站,現場協調安裝馬桶扶手架,解決如廁難題……

  在“和平夜話”文明實踐活動中,南營門街一名92歲的老人通過“志愿和平”App“點單”平臺反映由于年事已高無法獨自居家洗澡的問題后,相關部門立即開展摸底調研,邀請專業人士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共同提出“解題思路”。隨著南營門街老年助浴站的落成,以及老年助浴服務納入“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支持范圍,困擾南營門街1200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洗澡難”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和平夜話”的雙向互動、精準對接讓民情“小事”處理更快、久拖“難事”解決更順、便民“實事”惠及更廣。以“和平夜話”載體為“圓心”,和平區畫出了精準服務群眾的最大“同心圓”。

  走基層、靠群眾——建強堡壘聚民心 

  和平區面積9.98平方公里,有35萬名居民,人口密度大、老舊房屋多,老百姓心里想什么、盼什么、愁什么,黨員干部需要洞悉民情,才能看得準、摸得透。

  去年7月的一個傍晚,區排水管理所所長殷瑞戴著“和平夜話”身份卡,又來到了新興街衛津路社區。每周三下班后到這里聊“夜話”,已成為他一年多來的一種習慣。

  在與社區居民的“夜聊”中,他了解到社區由于地勢低洼,只要下大雨,雨水就會倒灌進小區,有時好幾天都排不干凈。群眾的訴求就是行動的指南,殷瑞立即安排專業人員對小區排水管道進行集中沖刷,清掏堵塞的下水井。8月中旬的一場大雨過后,小區的積水沒多久就排干了,居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對這些來到他們身邊傾聽心聲、解決困難的黨員干部贊不絕口。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昂推揭乖挕币浴跋蛉罕妳R報”為工作導向,將黨的立場主張貫徹到文明實踐全過程,在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中打通人心、匯聚力量,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不斷夯實基層黨的宣傳陣地堡壘,通過“夜話”“大走訪”,進一步讓文明實踐走深做實。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和平區廣大黨員干部投身“和平夜話”新時代文明實踐,以真情感染群眾、以服務溫暖群眾、以作為帶動群眾,唱響“我是人民的公仆”“我為人民服務”的主旋律。和平區率先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全覆蓋,將7200多名黨員志愿者編入352個網格,真正讓黨員干部身體沉下去、問題兜上來、訴求解決好,讓“和平夜話”堅持經常、融入日常、干在平常。

  為解決“夜話”中反映的群眾缺少文化活動和展示場地問題,和平區結合慶祝建黨100周年與黨史學習教育,打造了“和平夜話·津灣之夜”,設置了“海河紅船”“紅色劇場”,舉辦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專場等演出15場,吸引全市240萬人次參與“紅船打卡”,讓百年黨史照亮新征程,讓文明甘泉浸潤人心。

  截至目前,全區黨員志愿者深入社區基層一線,開展“夜話”33萬人次,回應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為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力”。

  繪底色、增亮色——志愿服務筑同心 

  30多年前,和平區新興街朝陽里社區13位居民在社區黨支部的組織下組成鄰里互助小組,點燃了和平區社區志愿服務的“星星之火”。1989年,新興街成立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并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第一個社區志愿者組織。

  朝陽里社區文化志愿者盧淑春已70多歲高齡,她的母親陳秀文是當年朝陽里社區為民服務小組的13名創始人之一?;貞浧鹱约旱哪赣H,盧淑春眼中噙滿了淚水?!?988年母親開展志愿服務時,我39歲??吹剿刻烀η懊?,真是既感動又心疼。感動的是母親的無私大愛,心疼的是母親年事已高?!北R淑春說。

  據盧淑春回憶,當時母親陳秀文和父親一起,每天都會幫助社區里的一名孤寡老人,從買菜送飯到陪老人聊天,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的生活。

  多年來,盧淑春走在了母親曾經走過的路上。她多次深入養老院、困難老人家中,開展京劇義演活動,極受居民歡迎?!拔易约寒斄酥驹刚?,才真正理解了母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收獲快樂的是自己?!北R淑春說。

  辛勤耕耘,結出累累碩果。時至今日,和平區注冊志愿者人數已達11萬人,每3位常住居民中就有一名志愿者,這里有志愿團隊764個,累計服務時長1467萬小時,形成了“心目影院”“愛心助空巢”“最美的風景”等全國知名的志愿服務品牌?!胺瞰I、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已化為和平基因,融入市民血脈。和平區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區“六連冠”,先后榮獲全國社區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奉獻杯、全國志愿服務示范團隊等榮譽。

  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尹東華說:“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征程上,我們將牢記囑托再出發,深學篤用,將志愿服務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融為一體,以文明的‘軟實力’為城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硬支撐’?!保ㄓ浾?nbsp;陳建強 劉茜) 

Scan me!
責任編輯:賀 子桓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