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守邊楷模魏德友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2日電(記者何軍)“下次一定留足時間陪魏叔、劉姨,爭取留下來吃飯。立此證明!”
?。罚窔q的魏德友看了一遍后,將記者寫的“欠條”交給老伴劉京好,不放心的劉大娘又讓女兒魏萍認真檢查,確認無誤后,整齊疊好放進褲兜里。
去年的這個時候,記者先后三次進入中哈邊境薩爾布拉克草原,采訪半個多世紀在“無人區”為國守邊的魏德友夫婦,成了他倆一整年里見面最頻繁的客人。
告別的時候,樸實熱情的兩個老人非得宰一只土雞給記者做飯吃。見實在不好推辭,記者只好指著正在院子里撒歡的幾只小雞,說“等明年這些雞娃長大的時候再來做客?!?/p>
沒想到,一句無意的話卻烙在了老人的心里。
一年過去了,當記者再次到訪時,劉京好一定要記者兌現當年的承諾。只可惜當天記者要著急趕回烏魯木齊,失落的老人不好耽誤記者的工作,只好要求寫下“欠條”,避免下次口說無憑。
薩爾布拉克草原的盛夏找不見一塊蔭涼,火球般的太陽炙烤大地,野草垂頭喪氣地耷拉著,草垛旁的小狗一喘一喘地吐著舌頭。
閑不住的劉京好穿梭在屋里屋外忙活著,魏德友坐在床頭,和記者聊著一年來生活的變化。
“現在養了120只羊,每天還是堅持放牧巡邊?!彼f,“還是那句話,守到動不了的那一天?!?/p>
離魏德友的土坯房幾百米遠的地方,一座新建的護邊員執勤點十分顯眼,門口還停著數十輛統一配置的摩托車。
他告訴記者,現在邊境防控的力量越來越強了,護邊員也增加了,每個人還都配了一輛摩托車。
“現在,政府給護邊員每個月發2000元補貼,大家的生活有了保障,為國守邊也沒什么顧慮了?!?/p>
國家邊防建設的日益強大,讓魏德友感到無比自豪和欣慰。他說,“我守了一輩子的邊,見證了新中國邊防建設的歷史,隨著國家實力一天天增強,邊防力量也在不斷強大?!?/p>
而今,自己的守邊事業還有了接班人——二女兒魏萍打算辭去山東的工作回草原定居,接過父親的羊鞭放牧巡邊?!?/p>
“剛知道的時候,既高興又不舍,因為女兒下半輩子要過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饃、守寂寞的日子,這種滋味的生活我最懂?!蔽旱掠颜f?!?/p>
兩個老人的身體不好,幾次生病住院。自己實在放心不下,與丈夫商議后決定回草原照顧兩位老人,幫助父親巡邊。魏萍告訴記者,“守邊是老人的夢想,他不愿意走?!?/p>
上世紀60年代,24歲的魏德友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轉業,與戰友遠赴萬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墾守邊,半個多世紀來,荒涼的草原就剩下了魏德友夫婦,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劉京好兩手捧著西瓜進來,笑著說:“現在熱鬧多了,來看望的人也不少,這不,屋里的水果都是別人送過來的,都堆成山啦!”
魏德友說:“現在周邊護邊員多了,大家開著摩托車來來回回巡邏,空的時候進來喝喝水、聊聊天,大家護邊的意識慢慢強了,以后可能會有鄰居了?!?/p>
“最高興的還是閨女回來了?!崩习榻又掝^說。
又到了告別的時候。擁抱,告別。老人從褲兜里掏出“欠條”,笑著說“不許抵賴”,話音未落,淚水已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