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美職工”譚文波事跡
發表時間:2018-04-18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譚文波,男,1970年12月18日出生,高級技師、集團公司技能專家、“石油名匠”重點培養對象,現為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試油公司井下作業工具工。該同志善于突破現有工作條件限制,創新思維,他經常組織員工交流在生產現場遇到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他自己花錢購買車床、銑床等設備,自己動手設計、加工并成功發明一系列試油現場實用的工具、工件、元器配件。他主張建立了磨鉆打撈工藝及橋塞封堵工藝的實物展示臺,通過工具實物結合生產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及研究解決的方法。他還不定期開展答疑解惑培訓使大家對創新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從中吸取了一些經驗數據,掌握施工技巧。他通過自學電子儀器儀表操作維護,在工作中有效解決諸多影響施工進度及成功率的技術難題。他把“引領、聚力、攻關、創新”作為主要理念,由他領軍創立的“譚文波工作室”,積極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技術骨干,2017年“譚文波工作室”作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表彰。到目前他已獲得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4項國家發明專利,他發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橋塞坐封工具被譽為世界首創。他先后榮獲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最美企業員工,克拉瑪依市“最美克拉瑪依人”,西部鉆探“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一、人物故事:
  夜色中奮進的小隊“科學家”
  2013年,新型橋塞坐封工具的投入使用迫在眉睫,為了能夠徹底擺脫傳統火工品作為動力源的坐封方式,降低生產風險、節約作業成本,試油公司高級技師譚文波已經連續十幾個工作日沒回家,堅守在生產基地。
  3月19日的清晨,當人們剛剛從溫暖的睡夢中清醒過來時,試油公司頂驅隊的廠房內燈火通明,這已經是譚文波自己都說不清的第幾個不眠之夜了。
  廠房中央的水泥地上,一個2米多長的本體銀色的井下工具橫臥在三塊膠皮支撐墊上,譚文波正圍著它上下忙碌,用電筆測量著每一處的參數數據情況,黑色的身影在燈光的照射下在廠房內來來回回的穿梭。半個小時后,天空漸漸明亮起來,譚文波看了看手表,7點10分了,嘴里默念著:“必須再打壓坐封一次,成功就回辦公室躺一會?!?/div>
  電機調試完畢,工具本體緊固到位,打壓泵鏈接完成,壓力表顯示正常,在一系列準備工作完成后,第七次打壓坐封也是今晚的最后一次工具坐封實驗正式開始,1MPa、2MPa、………隨著逐級打壓,壓力表盤數值指到了20MPa,電機工作正常,工具運轉正常,坐封成功!終于,忙碌一夜的譚文波緊鎖縮的眉梢漸漸舒展開來,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時的他終于可以放下懸著的心,踏踏實實的睡一覺了。
  作為工作室科研工作領軍人物譚文波雖已經十多天沒有回家但,為了跟蹤現場試驗,進一步完善新橋塞坐封工具,優化電機坐封系統的運轉過程,確保工具現場應用一次成功,他白天帶領著研發團隊征戰各個作業區開展施工,夜里又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工具的改進,反復論證參數,反復優化方案,在他的帶動下,2014年頂驅隊完成了217井次的電纜橋塞施工,一次成功率達到100%,實現了新工具應用的又一個突破。
  在推廣應用現場,譚文波總是一口井接一口井的跑,工具下井他都是親自把關,2017年初,他甚至創下了3天沒合眼加班搞科研的紀錄。譚文波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試油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用自己的人生信念在生產現場爭做技術攻關的急先鋒。
  “小諸葛”勇闖科研路
  科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面對失敗,譚文波展示出的攻堅克難、勇于擔當的主人翁精神贏得了每一位同事的尊敬。
  2013年的一天,譚文波與隊員們在順利完成當天第一口井的新型橋塞坐封工具實驗施工后,為了保證下一口井的成功,譚文波帶領隊員開始對新工具進行維護檢查。但在檢查過程中,由于操作上的一個疏忽,導致工具的液壓泵不能正常工作了,而液壓泵是整個工具的核心部件,看著地面上靜止的液壓泵,大家面面相覷,都很為難。但譚文波為給團隊鼓勁,主動承擔責任,他說:“這是我的錯誤操作,導致工具損壞,現在影響項目進度,這個責任我來擔,我太對不起大家了?!弊T文波為了不耽誤項目進度,正在籌錢買泵的事情讓公司經理王新河得知后,專程趕到車間了解情況,他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既然是試驗,就難免有失敗,這不是個人的責任,但要我們要接受教訓,找出原因,努力挽回損失”。
  王經理的一番話,讓在場的研發成員們倍感鼓舞,領導的包容增強了科研團隊戰勝困難的決心。20天后,新改進的液壓泵投入使用。與此同時,譚文波并沒有放棄已損壞工具,他又不停往機電市場跑,買回了所需配件,針對已壞的液壓泵進行反復拆裝,反復試驗,經過連續一個多月加班加點的修復工作,這臺德國進口液壓泵在中國工人的執著中正常工作。
  事后,譚文波曾感動的說:“領導的理解與支持,讓我們感到了溫暖,堅定了信心?!倍T文波在科研路上的敢于擔當、敬業奉獻的主人翁精神,也得到了領導同事們的高度贊揚。
  面對高薪誘惑的“缺心眼”
  2013年新疆工人時報的記者到譚文波家去采訪,進家后第一句話:“你們專家的家就是這樣的呀?怎么家里值錢的家當就是一個柜式空調了?!比ミ^譚文波家的人就知道,他家至今還使用的是他和94年愛人結婚時的電視機。盡管這樣但譚文波面對高薪誘惑,還是堅持自己原則和信仰。
  在“新型電動橋塞工具”剛剛研發成功時,就有幾家民營企業找到譚文波,渴望出高價購買新工具的專利,甚至得到一些公司的高薪聘請。而譚文波總是搖著頭、擺擺手告訴對方:“說到底是企業成就了我的現在,我就是一名技術工人,我能為企業創造的最大價值就是把手頭的活做細、做精、做好,錢對我來說很重要,但它無法滿足我對工作的追求!”很多人聽了他這個事,就說他“缺心眼”的人。
  “小發明”實現“大環?!?/font>
  油田作業種環境保護工作可謂是重中之重,在常規的油井抽汲求產施工中,由于防噴盒密閉密閉不嚴,抽出的油水飛灑井場,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如何在施工過程中不讓油污落地?譚文波用自己的“小發明”給出了答案。
  2017年3月的一天,譚文波在完成日常施工任務之余又圍繞著“抽汲防噴盒”的加工改造日夜忙碌,這已經是他為新項目開發連續作戰的第三天,他先后嘗試四種“新型防噴盒”的改造方案,但都均被自己一一否定。發明進程受阻,神經高度緊繃的譚文波告誡自己:“不能急,要保持頭腦清醒,重新整理思路,一定有一種方案可行”。凌晨1點,創業基地頂驅隊內夜深人靜,譚文波在廠房外大口大口地抽著悶煙。他腦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實現“防噴盒與抽汲繩完全動態密封”的問題。突然,靈光一閃,一個新想法從他腦子里蹦了出來——既然要密封,現在圍堵不行,疏??煞??說干就干,他打開廠房燈、啟動電焊機按照新思路對工具開始連夜加工。終于,經過反復多次試壓和動態模擬試驗,看到所有參數符合要求后,他按耐著喜悅長舒了一口氣,心里卻還在擔心現場試驗的真正考驗。
  次日,譚文波帶著他的“新型抽汲防噴盒”亮相百34井,進行首次現場試驗,隨著抽子的快速上提,緊盯著防噴盒的譚文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胺焦薰蘅诔鲇土?!”試油隊員工大聲報告著。譚文波看著自己制作出的的新型防噴盒矗立在數米高的防噴管上正常運轉,整個抽汲過程安全環保,無油滴落地。終于,他緊鎖多日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會心地笑了……至此,一項從研發到應用僅用不到10天的革新發明工具誕生了。一同在現場觀察新型防噴盒應用實際效果的公司副經理肖輝,一把握住譚文波的手激動地說:“太棒了,真是好樣的!感謝你,在咱們試油抽汲工藝中,這個小發明可解決了環保大問題呀!”
  2017年5月,新型抽汲防噴盒在原防噴盒的基礎再次改進,絲毫不增加原防噴盒尺寸,結構緊湊,現場使用操作簡單、環保使用效果很好,深受施工作業隊的歡迎。
  二、主要業績
  1、技術發明:液壓驅動新型橋塞坐封工具至2017年6月累計完成922井次橋塞封閉作業,創產值5000余萬元;該工具以替代火藥為動力源的作業方式,徹底消除了火藥在采購、運輸、使用和儲存管理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社會效益顯著。有力提升了在國內地層封閉技術的核心競爭力。獲得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2015年4月1日該工具列入中國石油集團自主創新重要產品目錄。2016年12月該項目獲中國石油集團技術發明二等獎 。
  2、小改小革:2010年制作完成《電纜自破扭倒攬器的創新設計》、2010年完成《廢舊電纜再利用的鎧接技術》研究,2015年《連續油管井口操作平臺》設計,2016年完成《動力鉆鉆磨管柱的改進》等等,共計完成小改小革30多項。
  3、解決生產疑難問題:工作25年來,譚文波解決生產難題無數,以2017年為例:1、研發了抽汲打壓解卡工具-解決抽子井下砂卡的問題;2、制定熱洗井、相鄰井停注等施工方案,解決了WD6289、烏23等井的復雜疑難情況,得以恢復試油等;鉆研巧利用,其中電化學加工方法,解決電纜測井車底盤傳動軸斷頭螺絲取出多項生產難題。
  三、經驗絕活
  譚文波是一名井下作業工具工高級技師,他在井下工具的改造、研發方面頗有建樹,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近年來,在他的帶領下,譚文波工作室經過兩年的研究,研發出電纜自破扭倒攬器,并寫成論文《電纜自破扭倒攬器的創新設計》,此系統的制作完成對電纜起到保護作用,最大程度的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同時完成了《連續油管液壓助排器的研制》、《電纜通井規新增打撈功能的發明》、為公司現場施工作業保證成功率100%提供可能,其中連續油管液壓助排器的發明,可在排管、倒管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5-30倍。
  2011年6月,譚文波帶領大家進行鎧接電纜技術的研究獲得成功,并完成《廢舊電纜再利用的鎧接技術》論文,對今后的作業起到一兩智慧勝過十噸辛苦的作業教材指導作用。截至2017年6月20日,譚文波所鎧接的電纜統計共施工作業552井次,創經濟效益1550萬之多。
  2016年5月,試油公司一輛五十鈴電纜測井車,底盤分動箱與主車傳動軸螺絲斷入孔內,譚文波鉆研巧利用“電化學法”取工具斷頭方法,及時將其修復,為生產節約了時間和成本。2016年6月,工具泵座接頭上的液壓油回油復位閥螺孔,在保養維護時發生絲錐斷裂,他再次利用該創新方法成功的解決了難題,避免工具的核心元件報廢,保證生產和節約,
  2017年 6月,常規的抽汲求產作業工藝過程中,在抽子的快速上行運動,抽汲鋼絲繩經過防噴盒后,有部分油滴被動態帶出,對井場環境造成污染。為了杜絕一滴油落地的污染問題,急需設計一種工作裝置解決抽汲環保污染問題。經過譚文波自主動手加工的巧妙設計,僅用十天就研究出“新型環保抽汲防噴盒”,現場使用操作簡單、環保使用效果很好,完全避免了抽汲作業油滴外濺的現象,深受施工作業隊的歡迎。
  在同事們的眼里譚文波的絕技絕活,就像是在變魔術,他被稱為專業電纜車“爆破專家”,研發電動投灰工具丟手機構,促使電動作業方式替換傳統的爆炸作業方式;發明電動電纜液壓橋塞座封工具;加工完成電纜自破扭倒纜器。他有“起死回生之法”可鎧接報廢電纜,解決各種液壓泵故障;又可取斷頭螺絲、絲錐,讓電纜測井車底盤分動箱傳動軸重新工作。
  就像他的人生格言一樣,“完成工作只是剛剛及格,勇于鉆研才能更加優秀”。多年來,譚文波行走在創新的路上,摸爬滾打,苦干實干,他把對事業的一片赤誠融于他的行動,憑著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執著敬業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員工。他的事跡并非驚天動地,但平凡孕育高尚、細小昭示博大。譚文波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績,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而閃光的足跡。
Scan me!
責任編輯:賈 玉韜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658598&encoding=UTF-8&data=AEcVpgAAAAcAALDnAAAAAQAoMjAxOOW5tOKAnOacgOe-juiBjOW3peKAneiwreaWh-azouS6i-i_uQAAAAAAAAAAAAAALjAsAhQyTdmEQV4XkebXPVOdX-sL0nCDCgIUfgtC1yi1wLZ7_Ln3ft0Uy9YGTKM.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658598&encoding=UTF-8&data=AEcVpgAAAAcAALDnAAAAAQAoMjAxOOW5tOKAnOacgOe-juiBjOW3peKAneiwreaWh-azouS6i-i_uQAAAAAAAAAAAAAALzAtAhRd7trQ4PMAMDXhPP5LzD7hrQeERwIVAIP_VwUElTZ0ZK9Bj_Bk52SFEG8D&siteid=7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