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美職工”梁慶蓮事跡
發表時間:2018-04-18來源:中國文明網
Play
Fullscreen
0:00
/
0:00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Mute
  今年45歲的梁慶蓮是海膠集團山榮分公司割膠總輔導員。作為一名多年來一直奮戰在生產第一線的共產黨員,她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25年來從一名外來妹成長為海南墾區人盡皆知的“割膠技術狀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海南橡膠事業的騰飛譜寫了一曲巾幗建功之歌。
  精益求精練技術
  1993年3月,梁慶蓮從廣西邕寧來到了海南省國營山榮農場18隊,當上了一名農墾割膠工,從此她便與農場的割膠生產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前,她從沒見過橡膠樹,更沒拿過膠刀,割膠對于剛來到農場的她來說,只是個“頭戴膠燈,手拿膠刀,切片四濺”的模糊印象,但她曾在廣西老家有過2年采割松樹的經驗,所以就認為割橡膠跟割松樹是一樣的道理,沒什么難的?可等她拿起膠刀時,才發現問題遠沒有那么簡單。她的手腳似乎不聽使喚,常常是手到腰不轉,腰轉腳不到,一不留神就割傷了膠樹,造成割出的膠樹要么深度偏淺和不均勻,要么下收刀不整齊,要么割線嚴重變形,當月就被評為級外膠工,經濟收入也明顯低于其他膠工。當她看到割膠輔導員和老膠工得心應手地操作膠刀,所割的橡膠割面光潔,割線流暢,深淺到位,她既深感愧疚,又從內心對他們充滿了無比敬佩,并暗下決心: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而且還要比別人做得更好。從那以后,這個不服輸、不言敗的 “犟”妹子為了掌握熟練的割膠技術,找來有關橡膠樹的學習資料,分析研究橡膠樹的結構,積極參加分公司組織的培訓,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經驗豐富的割膠輔導員和老膠工請教,認真觀摩他們的每一個示范動作,從手握膠刀、下刀割膠、挪步轉身都看得仔細,并且跟在他們的身后反復模仿。此外,她每天除按規定認真割好每一株膠樹,還充分利用樹位上被淘汰的不同品系的殘樁樹練刀,甚至特地從山上找來樹皮厚的枇杷樹綁在家門前,不顧天氣潮熱和蚊蟲叮咬,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有一陣子,她每天都要練10多個小時,吃飯時間都用上了。甚至有一次,為了練好陰刀技術,直到晚上八點,小孩吵著肚子餓時,她才想起竟然忘記給小孩做飯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學苦練再加上割膠輔導員及老膠工的言傳身教,她終于練就了一套穩、準、輕、快的割膠技術,能根據膠樹的皮質情況來掌握好割膠深淺度的均勻,控制好耗皮的厚薄,做到下收刀整齊,樹位的株平均產量也從原來的3.5公斤提高到4.5公斤。從此以后,她從不因自己技術好就不堅持勤學苦練,每年割膠前的上崗培訓及復訓,她都堅持參加,從未耽誤過一天。同時,她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更高的追求,她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于2006年9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7年5月被農場聘為割膠輔導員。   
  爭先創優做奉獻   
  梁慶蓮在追求進步的同時,各項工作都走在前面,在生產中總能按時完成或提前、超額完成分公司和隊里布置的各項任務。在割膠過程中,她不是片面的追求產量,而是從保持膠樹長期穩產、高產、延長經濟壽命出發,注重養樹割膠、膠園管理、施肥壓青等工作,割膠崗位行帶長年無雜草,保護帶保持無高草。同時,她除認真完成分公司規定的施肥作業任務外,平日里,還注意收集自家的雞、鴨肥,挑到林段施放,有時生產隊里的肥料施完了,她就自己掏錢購買牛欄肥施,每個坑施肥達到20公斤以上,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通過精心的管理,確保了樹位的高產穩產。特別是隨著橡膠長期承包改革的推行,職工收入大幅度得到提高,為了增加收入,部分膠工將產量放在首位,放松了技術要求,她身為割膠輔導員,知道自己責任重大,為了不斷鞏固提高生產隊的總體割膠技術,她經常上門對膠工做過細、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通過算經濟帳等方式去啟發引導說服膠工扎實工作。她在嚴格要求膠工的同時,自己先起好表率作用。她每天都要起得比別人早,然后上林段進行督促、檢查和輔導膠工割膠。在指導膠工割膠工作中,只要見到有人還沒有割完時,都要幫助割上幾十株,還經常為技術差的膠工和生病的膠工代割,不丟掉練習割膠技術的機會。她不但將自己多年摸索出來的割膠技術要領,編寫成要點,與膠工一起學習,而且積極組織全隊開展傳、幫、帶活動,各個崗位和班組迅速匯聚成團隊的巨大創造力量,使榮發隊膠工一、二級率、年平均干含指數、完成干膠產量都排在全分公司前列,該隊逐漸成為分公司乃至海南農墾干膠生產的標桿隊,曾多次榮獲包括全國“模范職工小家”、海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及海南省農墾“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技能比賽顯身手
  2008年3月,全國首屆割膠工技能大賽即將在海南舉行的消息傳來,在她的心里引起不小觸動,雖然自己曾參加過無數次的割膠比賽,但畢竟其他賽事的規模和聲勢影響遠不能與全國性的相比,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到大賽現場一展身手。此后,她開始認真反思自己在技術、技能和思想上的差距和不足。同時,她把自己在以往比賽中學到的經驗運用到日常的割膠生產中,并且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技術比賽,割膠技術不斷提升。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當年在分公司的選拔賽上,雖然她依靠自己出色的樹樁割膠技術取得了參加比賽的資格,但在海南省農墾總局舉辦的選拔賽上,她卻因為磨刀技術分稍低而名落孫山。這次挫折沒能抹滅她的進取心,此后她更加認真學習磨刀工藝,不斷練習磨刀技術,每次都磨得她雙臂脹痛、渾身酸軟,甚至有時傷手流血,磨刀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同時,她還在樹樁割膠上狠下功夫,努力修正技術上的小瑕疵,做到精益求精。
  梁慶蓮辛勤的勞動和一股勇往直前、爭創一流的精神終于換來豐碩的果實。在2009年海膠集團第三屆“割膠神刀手”技能大賽樂東片區選拔賽上,她憑借自己超群的實力勇奪桂冠;2010年2月,她又在海南省“農墾杯”首屆農村實用人才實用技能競賽活動中脫穎而出,被授予“割膠技術狀元”稱號,獲得了參加全國第二屆割膠工技能大賽的資格;2010年3月,在強手如林的全國第二屆割膠工技能大賽上,她在理論、磨刀、樹樁三項比賽中表現出色,榮獲大賽總分第五名,擠身于全國割膠技術能手的行列。同時,她從事割膠工作以來,平均技術分始終高達91分以上,年年都超額完成干膠計劃20%以上,累計完成干膠產量78噸。
  積極發揮傳幫帶
  2011年3月擔任割膠總輔導員后,梁慶蓮將主要精力放在傳、幫、帶上,每年不僅負責分公司2500多名膠工的割膠技術,還培養出“全國割膠技術能手”陳少雄、“割膠神刀手”楊永華等一批優秀能手,促使全分公司的割膠技術從原先的一、二等率90.2%提高到93.6%。同時她積極參與指導地方膠農的割膠技術,每年為地方培訓膠農1200人次,深受膠農的歡迎,進一步密切鄉企關系,為分公司橡膠產業發展創造良好外圍環境。2001年以來,她先后獲得農場及農場以上的表彰和獎勵20次,包括全國“割膠技術能手”、海南省農墾“割膠技術狀元”、“產膠能手”、“割膠神刀手”,海南省總工會“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天涯工匠”、海南省農墾工會“巾幗建功標兵”、“海膠工匠”、農場“優秀膠工”、“生產工作先進個人”及“優秀共產黨員”等。
Scan me!
責任編輯:賈 玉韜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658542&encoding=UTF-8&data=AEcVbgAAAAcAALDnAAAAAQAoMjAxOOW5tOKAnOacgOe-juiBjOW3peKAneaigeW6huiOsuS6i-i_uQAAAAAAAAAAAAAALzAtAhUAkY2HS7IKYUxJaaUesgcHqjPmz84CFGkyeNWna5mx8C-kUi6DzuWo9VjT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658542&encoding=UTF-8&data=AEcVbgAAAAcAALDnAAAAAQAoMjAxOOW5tOKAnOacgOe-juiBjOW3peKAneaigeW6huiOsuS6i-i_uQAAAAAAAAAAAAAALzAtAhR32iIQlc-T5fvxVBb7-9UiMIBVhQIVAIXuxpEyKiAljHnAKgSrNhKiw0Nh&siteid=7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