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保護班剛成立就受命承擔構皮灘發電廠二次專業安裝調試工作,完成繼電保護設備106套安裝投運,為企業“一年五投”立下汗馬功勞;2011年,首次進行機組大修,保護班4個人30天,完成40余項檢修工作任務;2013年,集團公司開展“雙提升、創一流”活動,保護班創新性提出班組安全管理“未遂控制323法”,榮獲全國班組安全建設與管理成果展示比賽特等獎……
構皮灘發電廠保護班從成立到現在,8年里,走出了一位副廠長、兩名中層干部,全員實現崗位晉升,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優秀QC小組等各級獎項五十余項。
等待一朵鮮花綻放要多長?培育一棵樹苗成材要多久?孕育一個優秀班組靠的是什么?保持張力和韌勁,吐故納新,真誠以待,或許從下面的小故事中,我們能尋找到繼電保護班的成功密碼。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80”后
保護班承擔著全廠5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的繼電保護、勵磁系統、穩控系統、直流系統及開關操作回路等設備的日常維護與檢修工作。在機組投產初期,設備時常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隨之高強度的機組檢修任務全面鋪開。2013年2月,構皮灘發電廠2臺機組同時檢修,保護班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考驗,一邊是僅有2個多月工期和70多套二次設備的檢修任務,一邊是班里有5名剛入職的新成員,沒有任何的檢修經歷。面對機組檢修任務重、工期緊、難度大,保護班的“80后”沒有畏懼,任務就是命令,在機組檢修動員會上,他們異口同聲地喊出“保證優質高效完成檢修任務!”。保護班從《機組檢修任務書》著手,制定《專業檢修計劃》,預想危險點隱患,編制《專項檢修方案》和《班組檢修培訓計劃》,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逐項完成檢修任務。由于任務緊迫,班組負責人賈慶斌別離新婚妻子,全身心投入到檢修中;距離單位僅半小時車程的李俊松家里老人生病他也沒能回去看望,只有在電話中慰藉親人;大個子李霄與有孕在身的妻子同在構皮灘,卻也一連好幾天沒見面;實習生羅澤祿為了能多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忍受著急性腸胃炎和皮膚過敏所帶來的身體不適,在檢修現場一連工作18個小時;檢修期間,班組10名成員平均連續工作42天沒有回家,班長亓劼深知重任在肩,在山溝溝里一待就是71天。保護班的“80后”憑借著堅韌的意志和強烈的責任心,優質完成了檢修任務,機組一次性啟動成功。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保護班還有許多,無論環境和條件多么艱苦,他們都一次又一次地克服重重困難,認真履行著作為水電檢修工的神圣使命。
20公里搶險賽跑
2014年7月,烏江流域首次遭遇二十年一遇特大洪水,最高庫水位達629.93m,創構皮灘電站投產發電以來之最,防汛形勢異常嚴峻,全廠職工繃緊了每一根神經,隨時應對突如其來的危險。
7月12日晚上12點鐘,保護班辦公室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時任班長李霄一把抓起電話,“師傅,緊急情況,快來GIS室,今晚例常巡檢時,發現室內頂棚墻體滲水!”電話另一頭,徒弟譚普成急促地說。
“小譚,不要慌,我們馬上就到!”李霄掛掉電話,轉頭向班員布置:“GIS室出現滲水,設備有危險。李俊松、朱奎、向梅竹和我一起,拿上臉盆和鏟子,馬上到GIS室搶險。王立軍趕緊聯系防汛指揮室匯報險情!”
“班長,你才下班,就留在辦公室吧,搶險交給我們四個去,沒問題?!笨粗嚅L布滿血絲的雙眼,王立軍關切地說。
“按照安排,立刻行動!”李霄戴上安全帽,抄起工具,向外奔去,班員們二話不說,趕緊跟了出去。這一走便是一夜。由于頂棚滲水無法直接用機器排走,李霄等4人往返穿梭于滲漏點與廠房排水井之間,一盆水、一盆水地往外運,從黑夜運到了清晨,從200米的距離變成了20公里里程,早上8點,滲水對設備安全的威脅終于被阻止了,保護班為設備筑起了一道比銅墻鐵壁還要牢固的防線。
在2014年抗洪搶險表彰大會上,保護班被授予企業抗洪搶險二等功。
10kv技術改造
“師傅,今天巡檢10kv開關室發現顯示異常,這可怎么辦?”才入職的嚴意成認真地向師傅張糾請教。
“10kV廠用電系統保護裝置自投運以來,多次出現屏幕顯示異常,阻礙了對保護裝置運行狀況的準確判斷及故障分析,極大影響了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看著好學的新徒弟,小張師傅耐心解釋道?!鞍嘟M正策劃開展10kV系統保護裝置改造工作,晚上到辦公室來?!睆埣m對嚴意成說?!昂绵?!”徒弟欣然應允。
那段日子里,師徒倆白天“貓”在檔案室里埋頭查找、翻閱設備技術資料,在10kv開關室汗流浹背地開展模擬試驗;夜里在辦公室討論技術方案,在宿舍挑燈繪制設備接線圖。為了快速準確地完成改造方案,師傅和徒弟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周末休息時間,聯合創下了保護班成立以來的連續值班記錄,為此小嚴收獲了一個美稱“拼命三郎”。
“小嚴,我們的10kv系統保護裝置改造方案今天通過了?!?個月后的一天,早會一結束,小張師傅便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徒弟?!邦I導們都說,10KV系統保護裝置改造用指示燈、操作按鈕代替原裝置的位置狀態顯示與控制,解決了屏幕顯示故障、電氣量采集精度誤差較大等問題,大大保障了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他們給大家點贊!”
在2017年汛前3#機檢修期間,保護班機組檢修、10kV改造兩不誤,兩個現場干得熱火朝天,班組全員認真工作的忙碌身影,充分印證了班組辦公室墻上那句醒目的標語“沒有小崗位、只有大事業”。
1小時創新小課堂
在保護班辦公室里有一個小角落,班員們可以圍繞著小圓桌面對面討論,擺滿的專業書籍方便隨時查閱,這個小角落就是保護班“1小時創新小課堂”,它于2010年開講至今,早已成為保護班每周五早上9點“雷打不動”的常規工作,許多的“頭腦風暴”在這里匯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孵化出智慧的點子。
“大家好!我們今天討論如何系統提升班組安全保障能力,克服班組在人員素養、安全環境、設備隱患管理方面的問題?!边@是保護班“1小時創新小課堂”的場景,話題由組織人李霄拋出。
“我認為如何提升班組管理水平,首先要注重培養人的安全意識,強調人的主動性和責任心,提高安全防護能力?!痹嚅L亓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設備管理方面,我們應該以發現隱患與技術管控為著力點,建立一套長效設備管理機制,控制設備‘零異?!??!眲撔滦∵_人向梅竹躍躍欲試。
“結合現在企業提倡的7S管理,我認為班組應該打造安全現場環境,實現環境安全‘零漏洞’?!?S小能手張糾說話簡潔。
連續兩個月,保護班進行了不下10場這樣的討論,提升班組安全管理水平在班組達成了統一,從“人、機、環”三個核心要素入手,構建以本質安全為目標,以人員執行力為抓手,以設備過程管理為基礎,以環境安全為保障的班組“自我安全”有機系統?!拔此炜刂?23法”就此誕生。心往一處想,勁就往一處使。班組通過堅實的安全管理手段,實現了班組至今未發生障礙、未遂、異常及輕傷,安全生產無事故,高質量完成了各項生產指標。
激烈的思想碰撞出創新的火花,一個又一個idea在小課堂里不斷孵化。截至2017年,在這個小小的角落,先后誕生了“未遂控制323法”、技能等級評價模型等創新成果,榮獲了華電集團創新創效評比銀獎等獎項,“1小時創新小課堂”為班組不斷提升和超越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洪荒之力”。
“沒有小崗位,只有大事業”是保護班的恪守的信念,“永不言敗,我們是最優秀的團隊!”是他們信守的諾言。正如他們所說,投身電力事業注定是艱苦的旅程,路上少不了挫折和汗水,但那又怎樣?哪怕累、也要干,哪怕苦、也要扛,我是構電人,我為自己代言!我們有理由相信,深深扎根在烏江流域的這個活力無限的班組,為電力事業默默奉獻的這群敢闖敢拼的“80后”,將在不久的未來奏響一曲青春無悔的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