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愛的收獲》致敬“改革先鋒”庫爾班·尼亞孜。明平作詞,虎衛東作曲、編曲,林寶演唱。
《愛的收獲》
白色的雪山白色的河
我心里的話要對你說
你在春天的一個眼神
把愛流進我的心窩
藏在你的心里我的寂寞
不離不棄是愛的執著
托什干的河水奔流不息
你給我一生無盡歡樂
遙遠的城市遙遠的歌
我的思念從藍天飛過
當相思成樹淚花結果
這就是我們愛的收獲
花開著 水流著
我知道你看著
歌唱著 淚流著
我知道你想著
我喚你 你喚我
我知道你聽著
我是你 你是我
我知道你愛著
當相思成樹 淚花結果——《愛的收獲》歌詞背后的故事
作者:明平
記得是2008年的秋天,我作為第六批援疆干部總領隊,和1000多位援友來到新疆,開始了三年的援疆生涯。
三年下來,我們愛上了新疆的山,新疆的水,也愛上了新疆的人。
大美新疆成為我們一生的牽掛。
當時我提出援疆工作要圍繞穩定、發展和民族團結來展開,可當我深入到南疆的鄉村時,發現很多維吾爾族群眾不會說國語,我與村支部書記交流還要靠翻譯。于是我特別關注雙語教育,交往、交流和交融是民族團結的基礎,要讓新疆各民族的孩子們都會說國語。
庫爾班·尼亞孜和學生在一起
一次調研,我與時任疏勒縣委書記的援疆干部陳澤浦商量,辦一所示范雙語幼兒園,教學齡前兒童說國語、識漢字。澤浦對此很用心,幼兒園建設很漂亮,還招來了很優秀的幼兒教師。其實,維吾爾族群眾是看得到學國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在疏勒縣辦雙語幼兒園的前五、六年,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前進鎮就有人辦起了一所國語小學。
烏什縣是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聯系點,每年組織部都派干部到縣里掛職蹲點。2003年時,一位掛職干部走村串戶偶然就來到了這所民辦的國語小學,一打聽,校長叫庫爾班·尼亞孜。
明平和庫爾班·尼亞孜在一起
打那以后,組織部的掛職干部和庫爾班成了好朋友、好兄弟,以后歷任自治區組織部的掛職干部和工作隊員,都成了庫爾班國語小學的擁躉和后盾,共同見證了這所國語小學的艱辛發展之路。
說起庫爾班·尼亞孜,我在新疆工作時就有耳聞,只可惜未能謀面。
他創辦前進鎮國語小學,源于他對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同,也源于他對家鄉維吾爾族群眾生存發展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對那些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的赤誠之愛,為此他不惜一切,矢志不移,克服了千難萬險,終于豎起了新疆國語教育的旗幟,其歷史功績和影響怎么評價都不為過,這也是他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100名改革先鋒的重要原因。
明平與以庫爾班·尼亞孜為原型的主人公扮演者合影
庫爾班·尼亞孜的事跡在新疆廣為傳頌,一位有心的文化人王芳發起籌拍一部以庫爾班和國語小學為原型的電影故事片,2018年11月1日片子就開機了。
一天,新疆一位朋友給我電話說,你能不能為這部電影寫一首歌呢?
這一下子讓我陷入深思。新疆的一幅幅畫面,一個個面孔,一段段故事開始在我腦海里翻騰閃現,面對新疆,我真有話要說??!
明平和駐村干部在拍攝現場
阿克蘇是白色的河水的意思?!鞍咨难┥桨咨暮?,我心里的話要對你說?!?/p>
這是我的心里話,也是庫爾班的心里話,是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心里話。
新疆基層的各族老百姓都是純樸善良的,也是相親相愛、親密無間的,國語是他們交流的橋梁和發展的工具,也是他們文化的舞臺和歸宿。
基于此,新疆的國語教育,新疆的民族團結和融合任重道遠??!
如果有一天,我們新疆的各族兒女都能夠熟練地使用國語,都能打心底熱愛中華文化,那真是愛的最大收獲。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詞曰:“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們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nbsp;
只有水乳交融、血脈相通,才能不分彼此,榮辱與共。
我想,在中華文明的偉大洪流之中,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會交流、融合、奔騰,去做一朵美麗的浪花!
感謝《愛的收獲》歌曲的作曲虎衛東,演唱者林寶,感謝制作人芮文斌和他的團隊。
2019年1月15日于無錫
(作者:明平,第六批援疆干部,援疆時任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第六批援疆干部總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