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每到這時候,“謝師宴”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也成為這個話題的關鍵詞。為此,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門、紀檢部門還出臺相關規定,對“謝師宴”“零容忍”,但是,“謝師宴”還是會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開席”。
也許有人覺得舉辦一場豪華的“謝師宴”才是感恩老師的一種傳統表達方式,但文小妹覺得,師恩和謝師,豈是一頓餐飯所能承載?用文明、高雅的謝師形式來取代大操大辦的“謝師宴”,用走心、節儉的方式表達對恩師的感謝,才是謝師的正確打開方式。前段時間,重慶某學校在學校運動場上舉辦了一場別致的感恩“謝師宴”,雖是宴席,但“謝師宴”的菜品全部由同學們自己動手烹制完成。老師同學們都說,這種形式的“謝師宴”既讓人永生難忘,也培養了學生的感恩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文明謝師并不是拒絕師生歡聚一堂,而是抵制形式主義和鋪張浪費的風氣,用節儉文明的方式舉行謝師儀式未嘗不可。在許多地方,學生用“謝師言”代替“謝師宴”,一封書信、一句問候、甚至一個擁抱來表達真情,還有學生親手制作賀卡、開設網上留言平臺、幫老師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等等,這些方式,都能讓感恩載體豐富起來,讓感恩行動多元起來。
文小妹想說,文明的社會,應該以節儉的名義讓“謝師宴”謝幕。謝師,以自己的拼搏奮進來表達,用自己在新的求知天地里向更高處飛翔來表達,這或許才是老師們最想得到的謝師禮。(文字:毛丹 文明影音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