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嶺北鎮:下好“三步棋”譜寫移風易俗新畫卷
“現在,我們社區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情況基本沒有了,生日宴喬遷宴明顯減少了,我們的人情負擔也明顯降低了?!焙鲜≡狸柺邢骊幙h嶺北鎮沙田社區的一位居民說道。
近年來,嶺北鎮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推動鄉村治理、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建機制、強隊伍、重宣傳、抓日常、優考核的移風易俗新模式,移之有情、易之有理、行之有矩,久久為功推進新時代鄉村治理工作。
嶺北鎮移風易俗“群英”座談會現場。
下好機制“布局棋”,讓移風易俗有“約束力”
創新工作閉環,移出新風尚。嶺北鎮堅持將治理高價彩禮、大操大辦、人情攀比、殯葬中的陳規陋習作為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內容,制定“提前摸底、事前勸導、事中監管、事后通報”工作機制。
抓好公約修訂,約出新生活。嶺北鎮通過廣泛討論、征集民意、村民代表大會表決等程序,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提倡婚喪事宜只搭設一個拱門,喪事辦理不超過3日,禮金標準提倡不超過300元,推行火化或公墓節地安葬等內容,促使移風易俗由“軟任務”變成“硬約束”。
開展典型評比,曬出新風氣。嶺北鎮實行考核通報機制,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紅黑榜”評議活動,“紅榜”實行定期更新表彰,“黑榜”實行考核通報管理;持續開展“文明家庭”“書香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媳婦”“優秀協會會長”等評選活動,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2024年以來,全鎮共評定出紅榜戶35戶,黑榜戶9戶,評選出“文明家庭”19戶,“書香家庭”5戶,“最美婆婆、最美媳婦”19人,“優秀協會會長”5人。
下好隊伍“關鍵棋”,讓移風易俗有“向心力”
精準選優隊伍。建強鎮專班、村專干、協會、“三長”四支隊伍,明確行政執法大隊和社會事務辦合署辦公;村(社區)移風易俗和人居環境整治分管副職為同一人負責;紅白理事會由一名會長、兩名副會長組成;充分發揮“三長”優勢,定期走訪群眾,收集群眾意見。目前,全鎮選優配強63名紅白理事會正副會長,選齊1324名“三長”,收集意見建議73條。
培優育強隊伍。組織32名鎮村工作專班、63名協會人員、382名都管、地生及道教從業人員開展履職培訓,講清工作職責,講清工作標準,講清考核措施,規范都管、地生等從業人員行為,關口前移減少大操大辦的可能。目前全鎮已開展4輪培訓,覆蓋五百余人次,并登記造冊建檔監管382名都管及道教從業人員。
屋場會修訂村規民約。
管好用活隊伍。抓日常宣傳,提升群眾參與度;抓日常摸排,勸導逢“九”人員、喬遷戶等,壓減生日宴、喬遷宴、升學宴;抓日常監管,全程監管紅白喜事,強化協會履職效果;抓講評兌現,交辦問題,全力倡樹文明新風。2024年以來,全鎮共勸導紅白喜事新辦簡辦716起,勸阻壽宴、升學宴、喬遷宴等余事不辦186起。自2023年7月13日實行殯改以來,生態節地安葬764起,既節約了耕地,也為每戶辦事戶主節省開支3萬以上,實現舊俗“瘦身”、人情“減負”。
下好宣傳“破解棋”,讓移風易俗有“感召力”
為使移風易俗工作入腦、入耳、入心,嶺北鎮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干群共治,全面營造濃厚移風易俗氛圍。
聚力聯動引導。用足媒體資源,采取“村村響常態喊、微信群實時發、電子屏見內容”的方式廣泛宣傳,制作“土味”廣播音頻,每天3輪滾動播放,利用網格群、朋友圈推送移風易俗小視頻,推廣移風易俗好做法好成效。發放《至全鎮鄉賢鄉友的一封信》《至全鎮都管、道教從業人員的一封信》《嶺北鎮“深化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倡議書》等相關宣傳資料四千余份,制作大型廣告牌4個,懸掛通俗易懂橫幅標語一百余條,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知曉率、認同感明顯提高。
嶺北鎮開展集體生日宴活動。
聚力全員宣講。發揮“熟人”效應,廣聚黨員干部、鄉友、學生家長等共識,以村居民屋場懇談會、“群英”座談會、專題采訪小視頻掀起“移風易俗大家談”熱潮,實現1.7萬多農戶首次全覆蓋宣講到位,共算人情賬、經濟賬。2024年重陽節,嶺北鎮鐵窯社區創新開展“九九重陽 敬老愛老”暨“倡文明 樹新風 移風易俗我先行”主題活動,舉辦全縣“首個社區老人集體生日宴”,300名老人齊聚一堂,看大戲、受表彰、吃大餐、話家常,讓集體生日宴成為傳承美德、樹立典范、弘揚新風的重要舉措。
聚力民憂共解?;貞罕婈P切,由社區主導、鄉友出資,在沙田社區試點升級改造舊禮堂為200平方米居民紅白喜事集中辦事“新風堂”,完善水電設施、配齊桌椅餐具,推行“三免費三必須”,針對性解決沙田社區居民操辦紅白喜事無場地、租借市場棚架桌椅有負擔、分散辦事難管理的現實困境,走出了一條集中操辦、統一管理、方便群眾的移風易俗新路徑。(供稿:湖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