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永寧縣楊和鎮:以文明鄉風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培育文明鄉風,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楊和鎮結合各村特色,把鄉村全面振興與鄉風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探索了一條“軟實力”賦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硬路子”。
楊和鎮歡樂大本營
“睦鄰驛站”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走進“陽光家”王太村睦鄰驛站,孩子們正在學習一場《文明就在身邊》的主題口才課。課堂上,老師與孩子們進行游戲互動,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從靦腆害羞不敢發言,到爭先恐后登臺表演,不斷突破自我??诓耪n運用多種方式,不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分層推進、細化實化,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2023年以來,王太村利用閑置車棚為轄區居民打造了占地面積360平方米的“陽光家”王太村睦鄰驛站,主要為居民提供理論宣講、議事、閱讀、活動等場所,進一步實現了面對面、“零距離”服務。
王太村還組建由村“兩委”干部、駐村鎮干、青年志愿者等二十余人為成員的志愿隊,用群眾最喜歡聽的家鄉話,把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與廣大群眾生活結合起來,廣泛組織開展思想道德宣傳教育活動。同時精心打磨宣傳內容和形式,利用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讓黨的好聲音“飛進尋常百姓家”。自驛站建成以來,王太村統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移風易俗宣傳、居保醫保政策解讀等宣傳宣講活動三十余場次,覆蓋群眾兩千余人次,全面筑牢鄉風文明思想根基。
外地游客到楊和鎮旺全村采摘葡萄。
“農民夜?!眰鬟f鄉村文明正能量
在楊和鎮旺全村沈吉斌的溫室大棚里,一堂葡萄施肥培訓課正在進行,大家圍在一起,認真聆聽致富帶頭人講解葡萄施肥的新技術。
近年來,旺全村結合本地實際,通過“三聚焦”積極開辦“農民夜?!?,培養和鼓勵本村的“土專家”“田秀才”,將課堂延伸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村民生產,傳授推廣農業種植新技術,讓更多群眾掌握農業生產新技術,鋪就農民致富“新路子”。旺全村“農民夜?!币酝苿余l村全面振興為目標,以提高群眾整體素質為出發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強農富農政策、現代農業知識等合理設計夜校課程,整合資源、以點畫面、逐步推進。
“小課堂”中蘊含著“大能量”,旺全村“農民夜?!辈粌H為村民送去“致富經”,同時筑牢了農村輿論宣傳陣地,塑造了鄉村思想文化體系,打造文化鄉村、培育文明鄉風,為鄉村全面振興點亮了明燈。
東全村村民在“愛心溫棚”勞作。
“愛心溫棚”開啟鄉村文明新模式
鄉風文明建設不僅要直面農村文化建設的實際問題,還要貼近農民的現實需求,通過挖掘和提升內生性資源,構建與現代生活相適應的文化生活理念,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充分的文化保障。
楊和鎮東全村主動創新殘疾人幫扶思路,將村上的20棟溫棚設為“愛心溫棚”,掛牌建立殘疾人產業扶持基地,通過“支部+基地+特色種植+三類人員”的模式,將全村低保戶、建檔立卡戶一并納入扶持“大名單”,給有勞動能力的殘疾戶每戶分1棟,每周組織大家參加一次勞動“打卡”,年底共同參與利益“分紅”。2022年,種植愛心溫棚的20戶殘疾人分紅共計36000元。田間地頭忙勞作、掙大錢已成為楊和鎮現代農民的真實寫照。
“這棟棚是村上為我們殘疾人建的‘愛心溫棚’,從去年七月我來參加勞動后,基本每周到棚里干一次活,給種的菜除除草,看看長勢怎么樣?!睏詈玩偞迕窦{文明抱著一堆雜草慢慢走出“愛心溫棚”,一邊介紹說。(供稿: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