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倡導綠色殯葬 ?共樹文明新風-中國文明網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倡導綠色殯葬 ?共樹文明新風

發表時間:2025-01-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厚葬薄養”“入土為安”,這是不少家庭面對“身后事”的傳統觀念。自2000年以來,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不斷弘揚“生前厚養、歸后薄葬”的理念,充分利用沿海區位優勢,推行海葬等綠色環保的生態安葬方式,樹立綠色文明殯葬新風。據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澄海區骨灰撒海數量超8.6萬份,通過“由老人帶動老人”、觀念倡導、完善政策與設施等舉措,殯葬新風已吹進當地百姓生活。

汕頭市澄海區舉辦“愛融碧海 向海而生”海葬公祭活動。

  “厚養薄葬”幾乎已成當地老人共識

  外埔社區是澄海區的一個涉農社區,60歲以上老人占社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厚養薄葬幾乎已成為當地老人的共識?!凹词鼓贻p人賺了錢,想為家中長輩買墓地,也往往會被村里的老一輩拒絕?!蓖馄疑鐓^老年人協會會長陳茂存說。

  這是為何?陳茂存將此歸結為觀念和宗族凝聚力兩個原因。

  “老人們的觀念都很開明?!标惷娼忉尩?,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不少人外出做生意,想法不拘泥于傳統;另一方面,村里曾有個老碼頭,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大家已經習慣了吸收新觀念。80多年前,村里成立了三個文化室,由文化室的負責人來商討村里事。20多年前社區成立時,文化室商討訂立了村規民約,推進喪事簡辦?!伴L輩在世時好好孝敬,才是子女真正的孝心?!标惷嬲f。

  從2005年起,外埔社區陸續建起六座祠堂,供奉逝者的牌位,各祠堂每年會舉辦三至六次不等的集中拜祭活動?!艾F在基本不用自己在家搞拜祭活動,這樣更方便、更節約?!标惷嬲f,墓園距離外埔較遠,此前子孫每年清明和冬至都需要回鄉掃墓,而祠堂就設在社區里,只要是外埔人,都能通過集中拜祭活動表達心意,或者等春節返鄉時再來拜祭?!斑@樣既為年輕人‘減負’,又能凝聚宗族的力量?!标惷嬲f。

  維持祠堂運轉的經費從哪里來?主要是鄉賢捐助,其次為老人捐贈。外埔社區黨委委員黃曉燕介紹,如果老人想要過世之后在祠堂立牌位,需要繳納1500元到3000元的費用,“不少老年人在生前就想到,辦完‘身后事’,還要留一部分錢給祠堂,為祭祖,也為幫襯年輕人?!边@些捐贈承載著長輩對后輩的“照顧”之心。在外埔,每座祠堂都會將一部分資金用于獎學、助學,學子從考取重點中學到攻讀博士,祠堂都會給予獎學金,有困難的家庭也能到祠堂申領助學金。

骨灰集中撒海前,工作人員將逝者骨灰轉移至海葬專用船,代逝者家屬寄托哀思。

  打造海葬碼頭、海葬紀念園寄托哀思

  近年來,外埔社區逝者的骨灰基本上由澄海區殯儀館統一安排海葬。澄海區為何要推行骨灰撒海?又如何能讓人們接受看似“另類”的選擇?澄海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澄海人均耕地面積0.13畝,全區184個村(社區)中有一半以上沒有山林地,自然資源十分緊缺。在客觀因素的推動下,人們的觀念也有了松動。

  2005年有報道提及,澄海區一位79歲的阿婆此前選擇將老伴的骨灰撒入大海,既環保,又響應政府號召,還不用給子女后人添麻煩。在這位阿婆的影響下,有幾戶鄰居在先人逝世后都選擇了骨灰撒海的方式。

  阿婆的做法不是個例。2002年,澄海區骨灰撒海量為1844份,2007年為2351份,2008年后這一數據幾乎每年都在3000份以上。數據增長的背后,離不開澄海區不斷完善相關政策與配套設施。2013年,澄海區在廣東省率先打造專門用于骨灰撒海的海葬碼頭,如今該碼頭已有兩大一小共三個告別廳,還建有骨灰集中撒海臨時存放點、登船棧道和沿海護欄等設施。2018年,澄海區建造了一艘總造價150萬元、長20米的海葬專用船,確保喪屬出海安全。

  2019年,澄海祥安墓園建成22畝的海葬紀念園,包括海葬紀念碑、生命紀念墻“垂芳錄”等,讓喪屬寄托哀思。此后,澄海又在廣東省率先出臺骨灰海葬管理制度,并制訂海葬活動標準化流程,推動骨灰海葬規范化發展。

在汕頭市澄海區海葬碼頭舉行“愛融碧海 向海而生”海葬·生態葬公祭活動。

  “由老人帶動老人”

  20多年間,外埔社區為何能推進喪事簡辦?在陳茂存看來,這離不開當地的文化積淀?!肮糯a頭、文化室,這些看似跟白事沒有關系,但想法開明、遇事溝通等觀念早已滲入外埔人的血脈,推進喪事簡辦容易了不少?!?/p>

  黃曉燕將經驗總結為“由老人帶動老人”。1997年推進殯葬改革時,要將土葬改為火葬,就是由當地老年人協會牽頭,先做好各個文化室負責人的思想工作,再由他們和更多的老人溝通?!澳贻p人去談總會有代溝,請老年人和老年人談才能更推心置腹?!秉S曉燕說。

  轉變觀念后,越來越多人愿意接受海葬。澄海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澄海,骨灰撒海有兩種形式可供選擇。喪屬可租用專用船只出海撒放逝者骨灰,也可委托區殯儀館集中出海撒放,區財政每年投入24萬元,為群眾提供免費服務,區殯儀館在天氣適宜的情況下每周會出海撒放一至兩次。兩種形式均提供全天候服務,并在出海??看a頭舉行‘禮贊生命、告別先人’的簡約儀式,提升服務質量。

  目前,澄海已連續三年在海葬碼頭舉行“愛融碧海 向海而生”海葬公祭活動,累計超6000份骨灰通過該活動參加集體海葬。(供稿:廣東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