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莊里鎮城陽村:銀杏樹下話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中國文明網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莊里鎮城陽村:銀杏樹下話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

發表時間:2024-12-1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在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莊里鎮城陽村,有一棵遠近聞名的銀杏樹,迄今約有2200年歷史。樹高約37米,樹干直徑2.1米,枝葉繁茂,被譽為“皖北地區最大銀杏樹”,人們常到樹下聚集議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020年,城陽村制定新一輪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組織根據銀杏樹下村民聚集多這個特點,因勢利導就把辦公地點設在銀杏樹下,經聽取民意,多次研究共同決議,由全村黨員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痛下決心改變陳規陋習,確定了村莊要美麗、人情要濃厚、美德要弘揚的“三要”文明發展目標。

銀杏樹下群眾議事

  “小公園”翹起鄉村人居環境“大生態”

  城陽村坐落于官山腳下,三面環山,倒流河穿村而過,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2020年城陽村重修村規民約后,全體干部轉變思想觀念開展環境整治,在全村范圍內廣泛動員,營造你爭我比、不落人后的濃厚氛圍,讓全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陳規陋習,養成愛護環境、保持干凈的良好習慣。

  明者因時而變。城陽村立足山區石塊多等實際,利用廢舊石頭、廢棄磚塊、廢棄樓板等在房前屋后、村內空閑地建設“四小園”,既廢物利用,又美化環境;同時加大溝河、坑塘、污水、改廁等力度,推動環境整治全覆蓋,通過幾年努力,共建設“四小園”21個,改造提升戶廁302個,治理河溝、坑塘14個,推動了城陽村從“一點美”到“全域美”的轉變,實現了村在園中、園在村中,水在村中,綠在村中,人在美麗環境中。

村內公園一角

  “小改變”帶動鄉村移風易俗“大時尚”

  自移風易俗推進以來,城陽村通過多種舉措推動文明新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充分發揮微信、抖音等新型宣傳平臺,廣泛傳播新思想、新觀念,運用道德講堂等平臺,把移風易俗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重要內容,內化人們理念更新、外化人們行動自覺。二是發揮鄉賢“五老”在治理高價彩禮、倡導移風易俗中的示范帶動、宣傳勸導和教育監督作用,及時制止高價彩禮的行為。三是積極挖掘先進典型,爭做新時代新風尚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實踐者,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

  在城陽村廣泛努力下,村內涌現出了一批積極踐行新風尚的年輕人。2020年4月,新郎歐陽長權和新娘劉敏在多位親朋好友的祝福下在城陽村一農家小院喜結連理。為減輕男方父母沉重的經濟負擔,劉敏出嫁沒要彩禮。同時,為避免鋪張浪費,倡導節儉之風,歐陽家在招待賓客時,一律不收禮金,一桌兩盆大鍋菜,大大節省了宴席成本。有了這個良好的帶頭示范,越來越多的村民在紅白喜事上不斷踐行節儉之風,逐漸形成了以不收彩禮、不大辦宴席為榮的觀念,推動了全村群眾移風易俗“大風尚”。

賓客同吃大鍋菜

  “小行動”弘揚鄉村尊老愛幼“大傳統”

  為扎實推進村規民約,城陽村廣泛開展宣傳,積極采取行動,在全村營造了尊老愛幼、孝老敬親的社會氛圍。為解決老人吃飯難的問題,讓在外村民無后顧之憂,2022年10月,城陽村建立老年助餐點,老人們每天繳費2元,就可享受四菜一湯的可口佳肴。同時,積極開展文化活動,2022年以來,城陽村多次開展春節慰問老年人活動,先后舉辦中秋節、重陽節等多項節慶活動,讓廣大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安享幸福時光。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今,一個以“小公園”“小改變”“小行動”為主要載體的文明建設行動卓有成效,一個講究生態優美、崇尚文明向善、弘揚優良傳統的和美鄉村正逐漸形成。(供稿:安徽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