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鳳鳴村:村莊和諧景色美 移風易俗促文明
鳳鳴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柯渡鎮丹桂村委會,為彝族居住村落,彝語“發乃”意為紅石巖地方,全村占地6.7萬平方米,轄3個村民小組,這里民風淳樸,鄰里和睦,互幫友愛。近年來,鳳鳴村依托綠美鄉村建設,找準“民族團結、生態宜居”兩個特色,確定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生態宜居鳳鳴村”主題,聚焦村民自治、文化傳承、村莊美化3個方面,弘揚社會新風正氣,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
鳳鳴村美麗庭院一角
用活文化載體,文明新風人人知曉
鳳鳴村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現存明代的清真古寺、朱師閣舊址、白塔舊址等遺址,先后出土過很多文物遺存。在綠美鄉村建設中,鳳鳴村結合墻體美化工作,創新文化宣傳載體,在進村路口、活動場所、主要景觀墻等區域,采取墻體彩繪、標語標識等形式打造民族團結、生態宜居2個主題畫廊、23幅墻畫,傳播黨的二十大精神、本土歷史文化、傳統道德文化等內容。村內熱心老人宣講民族團結的故事,讓村內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鄉土故事得到傳承,在潛移默化中引導群眾積極向上、求美求善,讓文明新風深入人心、人人知曉。
鳳鳴村文化墻
用好村民自治 文明新風人人參與
鳳鳴村堅持尊重群眾意愿和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并行的原則,充分調動在家的農村黨員、離退休干部、離退休教師等德高望重的人積極加入村務理事會,充分發揮各自親緣、人緣、地緣優勢,積極參與村務協商和村莊建設工作,形成鄉風文明“有人管、管得到、能長遠”的工作格局。
同時,鳳鳴村通過村民代表會、村民議事會,共同商議,形成共識,制定符合村情民意、能夠體現本村特色、可行性強的鳳鳴村村規民約,村民相互監督、有效執行,進一步規范了大家的行為。村民們主動投資投勞建設鳳鳴大龍潭和村間道路,主動帶頭拆除破舊建筑、清理陳年垃圾,文明新風在鳳鳴村蔚然成風。
鳳鳴村院壩議事
搞好村容村貌 文明成果人人共享
在綠美鄉村建設中,鳳鳴村注重村容村貌的長期管護,制定了一套環境衛生保潔制度。配齊保潔人員,動員鎮村干部分片包保主要道路、主要溝渠的定期清理;村民群眾主動維護自家庭院環境衛生,積極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主動認領公共綠化養護任務,主動開放庭院,分享綠植盆栽,豐富公共綠化供給,實現村莊保潔常態化、長效化。
此外,村民都主動在公共道路、主要溝渠清理垃圾,拆臨拆違、植綠補綠,建設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在大龍潭沿線自發投資建設村民林,如今,亂搭亂建等現象得到有效解決,村內垃圾清運及時,整村環境變得整潔干凈、規范有序。(供稿:云南省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