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廣東省英德市以“五大行動”為抓手,扎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打造心靈美、風尚美、環境美、人文美、產業美的高質量“五美”鄉村。
聚焦“村美”為城鄉融合發展塑形
走進英紅鎮禾寨謝屋,一幢幢新農舍外立面讓人眼前一亮,稻香撲面而來,優美的鄉村風貌讓村民們心曠神怡?!斑@兩年,隨著鄉賢返鄉搞建設,全村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焙陶逯魅沃x思旺感慨地說。

干凈整潔的禾寨村
這幾年來,英德市深入推進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農房風貌品質提升行動,為全市的城鄉融合發展“塑形”。
英德市設立了全民村莊清潔日,按縣鎮村1:1:1比例,整合資金保障長效保潔機制持續穩定運行,優化鎮村獎優罰差保潔制度,扎實推進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三大革命”。清理村莊房前屋后、“四沿”“六邊”的積存垃圾、維護、修復污水處理池設施,發動群眾投工投勞,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
英德市制定農村宅基地工作指南,落實帶圖審批、按圖施工、對圖驗收制度。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開展農房微改造,將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綠色健康理念融入到農房建設體系中,提升鄉村農房風貌,打造獨具嶺南特色的鄉村風貌帶。同時,英德市還將文明村鎮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持續完善鎮村公共交通、網絡通信、物流快遞,建設了256個鄉村文化廣場、1511個公共廁所、369個污水處理池等各類基礎設施,全面推進7個樣板鎮村旅游景區、農家樂、民宿等多種鄉村公共服務設施升級改造,高效能推動鄉村風情和鎮村功能實現高度融合。
聚焦“人和”為鄉村振興鑄魂
浛洸鎮魚咀村是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有完好的古城墻、古碼頭、古井、古樹、古碑和古街古鋪。自村里開展鄉村文化空間營造提升行動后,閑置民房、豬圈等變成一棟棟民宿、餐廳、咖啡吧、書吧、酒吧等特色鄉村文化空間,原來的“空心村”成為“網紅打卡點”,為魚咀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空間。

浛洸鎮魚咀村書吧
2024年,英德整合全市資源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325個、鎮街圖書館和文化館分館24個、村級服務點72個、特級文化站4個、非遺展廳及非遺傳承室3間、技藝傳承基地4處、延伸建成實踐基地和實踐點31個、鄉村粵書吧4個,推動鄉村文化空間實現綜合利用。
此外,英德市依托各類特色文化空間,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大類別文明實踐活動。以文化惠民為切入點,深入農村地區開展“英州文藝大講堂”“城鄉惠民演出”“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活動百余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位、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業興”為“百千萬工程”賦能
“這條智能生產線可年加工茶青250萬斤,比同等規模傳統茶企提高了三四倍,是3.0版生產線?!痹谟⒌率杏⒕徘f園的中央智能茶廠里,相關負責人介紹著眼前的全國首條自動化、標準化、規?;⒌录t茶英紅九號智能生產線。

連江口鎮野渡谷民宿
這幾年來,英德市加強科技引領創新,在智慧農業、文旅融合、延伸鏈條等方向發力,推動英德紅茶、西牛麻竹筍等特色農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以新質生產力為“農文旅”提質增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整合優勢資源,英德市做優做活“旅游+農業”“旅游+文化”等系列措施,不斷規范和優化鄉村“微度假”“農家樂”“生態采摘園”“鄉村民宿”等新興產業發展。引進了英德紅茶科創小鎮、禪茶溪谷、文教智谷等大型文旅項目。深入挖掘“茶文化”“竹文化”等產業特色文化,策劃打造精品旅游線路,編印《英德精品旅游線路宣傳冊》。此外,英德市以建設廣東省研學標桿城市為目標,大力推進“研學之城”建設,成立了研學機構,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開發了“綠美英德之旅”等精品研學線路,發動旅游企業參與清遠市文廣旅體局與省職教城合作開發的“研學旅行卡”項目。
英紅鎮禾寨村以“農旅+研學”為核心,打造集觀光、民宿、研學、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引入公司化運營,激活了鄉村經濟價值;大站鎮樟灘村依托自然資源打造康養文化旅游項目、以特色產業為切入點探索“黨建引領+電商助力”新路子;連江口鎮連樟村通過村集體運營發展農旅產業……在鄉村運營上,英德市走出一條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特色道路。(供稿:廣東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