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下長寧村:“文明分”引領文明風 “微標準”撬動大幸福
近年來,廣東省汕頭市蓮華鎮下長寧村創建積分管理制度,逐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靚起來、鄉村治理強起來、文明新風撲面來,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2022年,“下長寧黨建積分+”獲得市基層黨建特色品牌。
下長寧村優美的人居環境
因地制宜,設立積分制“微標準”
下長寧村積分管理制度在原有的村規民約基礎上加以擴充完善,經過前期召開會議充分醞釀、積分事項公開公示、廣泛征集村民意見,不斷補充完善相關細則,并經戶主簽名確認,最終制定完成與積分管理制度相結合的新時代村規民約,明確村民群眾的行為規范和參與鄉村治理的具體任務并賦值量化,內容涵蓋了愛國守法、移風易俗、人居環境、國土基建、盡責爭先、公共服務等七大方面,每個方面均就具體事項作出詳細規定,闡明鼓勵倡導的“加分項”和令行禁止“扣分項”,實現村民群眾與村級事務“全覆蓋”。將義務籌工籌勞納入積分管理,與村財務管理制度、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年終村民收益分配等相掛鉤,村民群眾的扣分分值可與義務工時相抵扣,年度總積分名列前茅者可獲得分紅獎勵,年度總積分為負分者,需以貢獻義務工時或自愿以對應財務制度中一個工時的薪資標準為集體公益事業募捐;村“兩委”干部、黨員、村民代表、老年人協會成員等帶頭為村集體公益建設、環境整治貢獻義務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每年最低義務工時。
建章立制,織密積分制“小網格”
下長寧村建立積分管理臺帳,實行“一戶一檔”精細化管理,整合村“兩委”干部、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小組長、駐村組和老年人協會成員等多方力量,負責落實積分制管理的月度檢查、季度公示、年度總結和積分臺賬動態管理等工作,將積分制工作納入村級年度工作重點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實行榮譽激勵,把積分考評作為評優評先、年終村民收益分配、升學補助等相掛鉤的重要依據。注重發揮“兩委”干部和廣大黨員在推動積分制的帶頭作用,明晰村書記、村“兩委”干部、黨員中心戶和普通黨員的服務范圍,將黨員分配到各個網格,由村“兩委”干部分片包干,帶動村民群眾積極參與,全面實現“小網格”推動“大治理”。下長寧村黨總支部現有黨員60人,根據黨員群眾分布狀況,由村黨總支部書記擔任一級網格長,由村“兩委”成員擔任下設3個黨支部的二級網格員;每個二級網格下設2個黨員中心戶為三級網格,由黨員中心戶擔任聯絡員,每個黨員中心戶各聯系7至11名黨員,每名黨員聯系6至9戶群眾,形成“行政村黨總支-黨支部-黨員聯系戶”黨建網格管理體系,確保積分管理制度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盲區、不落一人。
下長寧村設立積分服務點
宣傳推廣,提高積分制“深參與”
下長寧村積分管理充分發揮黨員在踐行村規民約中的帶頭模范作用,以村“兩委”干部、黨員代表為中堅力量,團結引領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村務監督委員會和老年人協會成員等,在盡責爭先方面率先垂范;在村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積分服務點,為黨員群眾登記積分、推廣積分制搭建平臺,提供積分制度宣講、積分簽約等服務,同時開展“推進移風易俗 共建文明鄉村”——村規民約教育實踐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之培育踐行主流價值——文明新風進萬家 “小積分”助力“百千萬”等宣傳活動,廣泛宣傳積分治理的流程和意義,帶動更多群眾加入積分制行列。通過建立積分激勵回饋良性循環機制,將村民行為規范與集體分紅等切身利益掛鉤,普通村民群眾有了參與鄉村治理的平臺。
下長寧村開展“文明新風進萬家 ‘小積分’助力‘百千萬’”活動。
落地見效,兌出積分制“文明風”
下長寧村巧用“積分+”新模式,以“文明分”引領“文明風”,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積極性,引導村民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積分+網格,“旁觀者”變“主人翁”。下長寧村建立黨員網格化管理機制,創設“積分+網格”,打通農村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每個黨員分格到戶,帶動村民群眾積極參與,形成以黨委為核心、網格員為線條、村民積極參與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實現“小積分”管好“大隊伍”。同時,注重發揮村“兩委”干部和廣大黨員帶頭作用,形成“黨員+群眾”志愿者隊伍,由村村“兩委”干部、黨員牽頭,聯合村民代表、老年人協會等志愿者,每周定期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有效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文明實踐,促使村民群眾對倡導移風易俗、建設鄉風文明由“旁觀者”變為“主人翁”,推動全村人居環境改善。廣大村民群眾對平安建設、文明創建、鄉村振興有了更多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增強對村集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階段來,村內人居環境持續好轉,并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鼓勵村民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清拆出來的空閑土地植綠增綠,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18個。
“四小園”一角
積分+治理,“小積分”促“大幸?!?。下長寧村通過積分+治理,建立了積分制獎罰管理模式,梳理出正向加分清單和負向減分清單,如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盡責爭先、志愿服務等方面做出貢獻的則獲得相應加分。組建積分制獎罰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推行群眾監督干部—干部監督黨員—黨員監督群眾的三級閉環監督模式,實行一月一審核、一季一公示,年底根據村民積分情況進行獎懲,并將積分制工作納入村級年度工作重點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實行榮譽激勵。廣大村民從自身做起,正確踐行村規民約、破除陳規、摒棄陋習,倡導文明新理念,樹立和諧社會新風尚。
積分+數字,“村治理”到“村智理”。下長寧村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用活大數據技術,借力微信平臺,推行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粵治美”小程序。通過“粵治美”小程序,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積分管理平臺,以戶為單位建立積分賬號,把各戶的基本信息、積分數據納入平臺,實現積分申請審核公示等服務“一網通辦”,讓積分隨時隨地可查可看可分享,引導村民形成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等移風易俗良好風尚。目前,下長寧村283戶村民以家庭為單位,全部入駐了“粵治美”小程序,鄉村“治理”逐漸向“智理”轉變,村民群眾自我管理、自覺踐行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形成,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供稿:廣東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