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主題采訪活動報道組走進甘肅 領略隴原文明新風貌
近日,“文明中國”主題采訪活動深入廣袤而又充滿魅力的甘肅大地,領略隴原文明新風貌。甘肅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新時代的文明風采,從古老的石窟藝術到壯麗的自然風光,從淳樸的民風民俗到現代化的城市文明,甘肅處處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文明中國”主題采訪活動是篤學深悟力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際行動,是展示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的重要舉措。此次采訪報道由新華網和中國文明網負責牽頭組織,多方位、小切口開展行進式調研采訪,生動展現隴原大地的文明風采和萬千氣象。
10月14日,蘭州市紅古區花莊鎮湟興村連心志愿服務集市上,志愿者在為老人理發。記者郭林玉 攝
10月14日,采訪組首先來到了蘭州市紅古區花莊鎮湟興村,在村委會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湟興村連心志愿服務集市熱鬧非凡,理發、量血壓、政策咨詢、農產品交易等各項文明實踐活動正在有序進行。據了解,湟興村以七彩實踐基地和“五部”“七員”文明實踐品牌為引領,以“十破十立移風易俗”十大行動為抓手,有力有序有效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湟興村堅持以黨建帶文明、以文明促黨建,規范運用“四單”模式,變文明實踐由“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讓群眾真正成為新風尚的倡導者、執行者、評議者和受益者。湟興村還成立了12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依托“一房兩站”建設,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民生福祉,真正做到以文明實踐服務鄉村振興,以鄉風文明賦能經濟發展。
10月15日至19日,采訪組走進古城天水,先后到天水伏羲廟、市博物館、麥積山石窟、大地灣遺址、武山水簾洞、甘谷縣大像山、張家川縣馬家塬車輿博物館等地,詳細了解天水市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所作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以及景區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情況。在清水縣原泉小學、充國小學、甘谷一中、天水市實驗幼兒園等,現場觀看了學校結合傳統節日文化開展國學誦讀、創意木工、師生書畫及科創發明等活動,切身感受學校以創建文明校園為抓手,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所作的努力。

10月17日,甘谷一中操場上,同學們進行足球比賽的瞬間。記者郭林玉 攝
走進天水的鄉村,又是另一番美麗的景象。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間,整齊的村舍錯落有致,干凈的道路連接著家家戶戶。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鄉村文明建設在這里取得了顯著成效。各村積極開展環境整治,推行移風易俗,建設美麗庭院。同時,注重弘揚傳統文化,開展道德講堂、民俗活動等,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們尊老愛幼、團結友愛,文明新風尚在鄉村大地蔚然成風。

10月19日,天水市麥積區新陽鎮胡家大莊村村委書記胡雲向采訪組介紹該村歷史名人。記者郭林玉 攝
在采訪過程中,采訪組還深入了解了甘肅各地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特別是甘肅各級各地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宣傳教育。通過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五大文明創建活動,激發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同時,各地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評選出了一批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他們的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人,成為“文明甘肅”大力推進的亮麗名片。
“文明中國”采訪活動報道組在甘肅的采訪之旅,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的文明底蘊和時代風采。甘肅,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文明新高度,為建設文明中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記者 郭林玉 尹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