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中國文明網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發表時間:2024-10-2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求“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一直以來,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高度重視革命老區建設,從2024年起,惠東縣集中利用3年時間,實施百村革命文化資源挖掘弘揚工程,發揮革命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以此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

  加強紅色文物保護,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增光”

  搜遍古今,推進革命文化資源挖掘弘揚

  惠東作為革命老區,革命文化資源類型豐富、數量眾多、分布廣泛?;輺|縣設立工作專班,持續動員全縣相關單位、各鎮街做好革命文化資源大調研及文物征集工作,聚焦本地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入挖掘革命舊址、遺址、遺跡、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文物、檔案、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等以及惠東建縣以來自身建設史、不懈奮斗史、為民造福史中所形成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紀念意義、教育功能的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目前已征集7個鄉鎮現存庫房300余件紅色歷史革命文物。同時,通過旁搜遠紹、群策群力,充分發揮專班人員的帶頭作用,激發基層群眾搜尋、愛護紅色革命遺址及文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更多人通過革命文化了解黨和人民的革命歷史和奮斗歷程。

  建庫銘史,構建革命文化資源數據庫

  工作專班組織召開百村革命文化資源挖掘弘揚工程工作推進暨數據填報培訓會,解讀重點工作并下發任務,持續推進百村革命文化工作??h委宣傳部、委黨史研究室等部門,制定革命文化資源認定辦法,組織專業機構對革命文化資源活化利用進行評估,編制惠東縣革命文化遺址保護利用規劃,建立涵蓋類別、分布、等級、保護利用等情況的革命文化資源數據庫。截至8月,數據庫已完成核對175處革命遺址信息,補充了遺址名稱、管理機構、GPS位置信息及現狀照片等重要信息。

  掛牌守護,共筑革命文化資源保護屏障

  推進樹立一批文保、歷史建筑及革命遺址牌子,由縣統一對外公布紅色資源名錄。目前,省市縣三級文保單位已經全部掛牌。持續收集涉及革命歷史的書信、相片、證件物件等文物,館藏分布在縣博物館、安墩鎮、高潭鎮等地。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加強對文物、文保單位的保護利用,有助于長期保存和傳承革命文化資源,做到紅色文物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利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增強基層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

  扎實建設紅色村莊,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筑基”

  清潔環境,賦能紅色村莊建設

  把推進美麗村莊建設與豐富的革命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著力打造以紅色資源為依托的紅色村莊,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打造整潔美觀的圩鎮面貌。吉隆鎮平政村自入選“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以來,積極發動村委會干部、群眾、鄉賢力量進行集體大掃除行動,并加大推進“門前三包”責任制宣傳力度,讓全村的村民共同參與人居環境改造工作。目前,全縣245個行政村中有230個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夯基固本,加強革命文化資源空間建設

  始終堅持以紅色為底色,大力推動文化空間營造行動。近年來,越來越多游客到高潭鎮中洞革命紀念廣場參觀游覽,去感受和傳承“忠誠如鐵、敢為人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高潭革命精神?!拔疑羁谈惺艿搅烁锩攘覀兊挠⒂聤^斗和無私奉獻,這提醒了我們要牢記歷史、敬畏歷史,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歲月?!庇慰蛣⑾壬f道。

  惠東各鎮街因地制宜推動革命文化元素與當地文明實踐所(站)、主題廣場、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資源融合,打造建設紅色主題公園、村史館等,如高潭百慶樓、安墩粵贛湘邊縱隊革命遺址、溪美村村史館等。此外,打造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當前已完成201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

  弘揚革命精神,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凝神”

  聲入人心 打造革命文化資源宣講矩陣

  革命文化是涵育鄉風文明的精神引領。為進一步推動鄉村發展凝聚紅色力量,惠東縣深入開展紅色教育宣傳活動。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鞏固“1+12+N”宣講矩陣,構建“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宣講體系,大力實施紅色主題宣講“六進”基層活動,通過重溫紅色經典,加深群眾對革命文化、歷史的認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惠東縣常態化面向青少年舉辦革命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并將革命文化融入校園文化陣地建設及思政課,加強革命文化弘揚傳承。

惠東縣第四屆“草根名嘴”百姓宣講員選拔大賽。

  人才選拔 培養革命文化資源宣講人才

  惠東注重挖掘和培育紅色講解員隊伍,不斷提升惠東革命文化影響力。制定宣傳計劃表,成立宣傳內容小組,舉辦紅色講解員大賽,開展“講好惠東故事 傳承革命文化”培訓班,動員全縣力量重點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情懷、有作為的紅色宣講員人才隊伍,按計劃、分步驟深入宣傳惠東革命文化,不斷擴大宣傳覆蓋面。截至目前,已成立多祝鎮“祝聲講解隊”“草根名嘴”宣講隊等隊伍,吸納優秀宣講員100余名。

  創新形式 拓展革命文化資源傳播載體

  為進一步豐富拓展革命文化載體和展現形式,推進革命文化數字資源開發利用,惠東縣深挖高潭甘溪“五人黨支部”、粵贛湘邊縱隊等紅色故事,開發紅色情景黨課《忠誠》,打造《雄師出安墩》等紅色文藝精品,制作《惠東紅色家譜》黨史專題片,初步完成港口英雄民兵連專題片、港口英雄民兵連連歌、紀錄片的制作,以“講故事”的方式生動再現惠東黨組織的光輝歷史。同時,加強惠東漁歌等本土民俗文化的宣傳和推廣,重點扶持漁歌劇《漁村里的故事》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家國情懷,凝聚起鄉村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

  強化文旅融合發展,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聚力”

  以旅興農 推出“紅色+綠色”旅游線路

  惠東將紅色旅游和生態資源優勢相結合,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重點建設安墩粵贛湘邊縱隊革命遺址、高潭革命遺址等紅色旅游歷史主題片區,把稔山雁湖東江紅軍出港紀念園、港口英雄民兵連的革命文化資源有機連接起來,聯動周邊休閑農業、健康養生等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其中,惠東縣“南粵古道·重返紅色征程”之旅入選第三批廣東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名單。大力推進革命文化與鄉村旅游、特色農業、教育培訓融合發展,打造中洞村、甘溪村、黃沙村等一批紅色內涵豐富的人氣旅游目的地,有效推動紅色旅游產業發展,將紅色資源轉化為增收致富的教文旅產業。

高潭鎮紅色文創IP“高火火”扇子

 以物傳情 打造革命文化資源特色品牌

  高潭鎮堅持走獨具老區特色的紅色旅游發展之路,注重以節興文、以節促旅,不斷豐富高潭灰水粽承載民族傳統和美食文化的重要意義,圍繞“傳承革命星火·‘粽’享魅力紅都”主題舉辦粽子節,通過現場包粽子、參觀、講解、變魔術、唱山歌等豐富形式,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傳統民俗深度融合,并以高潭革命老區革命文化、地方特產為特點開發設計出“高火火”“明小姜”“灰小粽”等紅色文創IP,根據IP形象衍生出扇子、紙袋、表情包等系列文創產品,推動鄉村特產和民間手工藝品等向旅游商品轉化,全面顯現出惠東紅色旅游旺盛的生命力。

  惠東縣將繼續發揮“紅色引擎”的作用,盤活用好革命文化資源,依托革命文化的精神力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力賦能,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供稿:廣東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