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運河文化 融入現代文明-中國文明網

傳承運河文化 融入現代文明

發表時間:2024-10-09 來源:河北日報
字體:
打?。?/a>

  京杭大運河在滄州中心城區穿城而過,是滄州人的母親河。

  我是滄州人,從小在大運河畔長大。此次作為“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的一員,一路采訪下來,我對這條母親河也有了新的感受和認識。

  我們一路尋訪,一路傾聽,一路用心去感受大運河的魅力。在欣賞運河及兩岸美景的同時,深切感受到滄州保護傳承大運河文化的用心。

  大運河流經滄州8個縣(市、區),為滄州留下眾多文化遺存,成為聯通古今、傳承文脈的紐帶。滄州市把修復保護古建筑、文物作為激活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重要一環,積極推進南川樓沉船出土文物保護和有關文獻的挖掘整理、謝家壩本體保護修繕工程等,對沿線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勘察摸底并建立了保護名錄。

  為了保護非遺、傳承運河文化,滄州市精心打造了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這座展示館位于大運河畔,我在館中采訪時,很多游客都表示,在這里了解到很多當地及其他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感受到了大運河兩岸傳統文化的魅力,真是不虛此行。

  除了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滄州還打造了滄州水利文化展示館、東光謝家壩水工智慧展示館、中國大運河·紀曉嵐文化園、捷地分洪設施水工遺產展示園。這些地方成為傳承大運河文化的重要載體,也讓群眾更容易“親近”大運河文化。

  千百年來,大運河作為流動的文化,衍生出獨特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更滋養和塑造著滄州百姓的人文品性和精神家園。

  滄州市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的內涵和價值,打造彰顯“獅城”魅力的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游帶,為文明城市創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持續擦亮“好人之城”名片,涵養崇德向善的城市精神,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文明實踐中來。

  大運河不僅是文化載體,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聚焦凸顯大運河滄州段原生風貌,滄州傾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長廊,運河公園、百獅園、園博園等地成為市民感知運河的好去處。

  當乘船夜游運河,欣賞著運河兩岸的美景,傾聽著運河故事,我不由得想起那句詩——“夜半不知行遠近,一船明月過滄州?!?/p>

  為我的家鄉點贊,為千年的大運河喝彩?。ê颖比請笥浾?王雅楠)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