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灣沚鎮桃園村:村規民約“新標尺” 移風易俗進萬家-中國文明網

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灣沚鎮桃園村:村規民約“新標尺” 移風易俗進萬家

發表時間:2024-10-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烈士故里能量傳,英雄門第需名揚。青山綠水是我家,鄉土治理必參加。親朋好友禮壹佰,禮尚往來笑顏開。千里萬里行大業,桃園富強靠大家……”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灣沚鎮桃園村,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們向村民宣講著村規民約順口溜,通過簡潔上口、好記易懂的藝術形式推動鄉風民風美起來。

  桃園村擁有萬畝桃林,歷來有“青山綠水弋江畔、桃花園里有人家”的美譽。近年來,桃園村以“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為使命擔當,堅持“富口袋”和“富腦袋”并重,在村民文明上下功夫,在村莊美麗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條新時代村民文化自治、精神共富的文旅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桃園村村民觀看學習村民規約。張致康 攝

  重文化,紅色力量繪畫卷

  回顧歷史,桃園能算得上烈士村落??姑涝瘧鸹鹬?,就有四位烈士獻身于炮火之中;對越自衛還擊戰,又一位桃園人民的兒子倒在了血泊之中;“中國好人”王能珍烈士的抗洪英勇事跡,更在桃園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正是因為這些英雄事跡的傳承,每一個桃園人內心深處都閃爍著家國情懷和英雄情懷。為了紀念烈士忠魂,桃園村建了一座王能珍紀念館,也是蕪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內詳細介紹了包括王能珍在內的桃園村烈士們的生平,他們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精神,每時每刻都在涵養著桃園村的村民。

  桃園村是灣沚區的歷史文化名村,不僅有狀元后裔村相思園的書香文化,也有傳承烈士精神的革命文化。2021年,桃園村村“兩委”根據村域文化特點,成功承建了蕪湖市農村黨建館,強有力促進了全村鄉風文明建設。此外,桃園村還積極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模式,大力推動村集體特色產業發展,通過多種類型的產業帶動,為全村居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的保障。

桃園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能珍紀念館。張致康

  環境美,鄉賢助力產業興

  走進桃園村張孝祥后裔村——相思園,映入眼簾的是湛藍的天空、整潔的村莊和干凈的道路,村民臉上露出質樸與幸福的笑容……這是一幅安逸寧靜、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新畫卷。環境整治讓鄉村變美,也讓素質提升,更讓幸福感增強,桃園村相思園18位鄉賢出錢出力,充分發揮鄉賢榜樣帶頭作用,以鄉情、鄉誼、鄉愁為紐帶,動員鄉村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優秀村干部等先進典型反哺家鄉,成為文明鄉風的引導者和傳播者,讓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發展。在鄉賢的引領示范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極大程度改變了以往“當天整治,隔天反彈”的局面,整潔美麗的面貌逐步展現。

  此外,桃園村借助村里2萬畝的桃園和優美的環境,已連續舉辦了三屆桃花節,每年吸引游客50萬人次?!斑^去村民一到桃子成熟的季節就發愁,不知道該往哪里銷?,F在,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桃園,自己動手采摘,價格還翻了幾番?!碑數鼐用耖_心地說道?!拔以谶@里生活了近60年,見證了村莊環境從好到差再到好的轉變?!闭f上村里的變化,居民嘴角一直帶著笑,“現在水泥路都通到了家門口,路邊栽種著小花,大家也都自覺了,垃圾不亂扔、雜物有序堆,村子里原先最亂的一戶人家現在都在門前種上了花花草草?!?/p>

 除陋習,文明新風撲面來

  “縱觀全國紅白事,請客送禮已成形;空中一聽禮花響,肯定又是哪家;最少也得三兩百,親朋好友上千塊,平時月隨五六門,假日要去數十家……”這是桃園村村部一處“隨禮難”文化宣傳墻上的順口溜,不僅說出了婚喪嫁娶講排場的陋習,也道出了村民們負擔,接地氣的言語把農村人情世故隨禮難描繪的生動有趣,不禁讓人停下腳步,細細讀上一遍。

  為徹底摒棄婚喪嫁娶等陋習,桃園村不僅將村規民約等繪成文化墻,讓村民隨時隨地可見,還成立紅白理事會,走村入戶進行宣傳移風易俗知識,倡導喜事小辦喪事簡辦,村民隨禮限額度?!凹t白喜事嚴控標,每桌一百不許超?!彪S著移風易俗宣傳活動的不斷開展和深入,群眾的思想觀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轉變。村里2021年建設的新風堂不僅是全村操辦紅白喜事酒席場所,也成為村里移風易俗宣傳陣地、便民利民宴會中心、文明鄉風示范基地,成為村民家門口的“宴會中心”?!拔覂鹤咏衲杲Y婚就是在新風堂辦的喜酒,這里地方大,氣氛好,衛生方便,既省了錢,又吃得開心,體面實惠!”村民樂呵呵地說。如今,隨著移風易俗意識的深入,新風堂里越發熱鬧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喜事新辦、白事簡辦,村里社會風尚更加濃厚,村民人情費支出明顯減輕,鄉風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桃園村新風堂。張致康 攝

  此外,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桃園村還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志愿活動,制定村規民約考核標準,樹立村民良好的民風、村風、家風,使鄉風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經村民代表一致討論通過,村里制訂了百分制的考核辦法,由自評、戶評、代表評的方式進行月評比、年統計的考核模式,逐戶考核,對于積極參與落實移風易俗工作的村戶,在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星文明戶、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戶等典型評選中優先推選。同時,制定積分兌換制度,積分60分以上的村民可憑本戶積分到積分兌換點兌換米、油等生活物資。

  如今,走進桃園村的農家村落,處處洋溢著和諧的文明氛圍,一幅鄉風文明的鄉村美景圖躍然紙上,制度化的鄉風文明建設機制日漸完善,村民慢慢從鄉村治理的“旁觀者”轉化成“參與者”,鄉風文明新風尚在這里傳頌,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供稿:安徽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