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懷遠縣魏莊鎮胡郢村:移風易俗 小院樹新風-中國文明網

安徽省懷遠縣魏莊鎮胡郢村:移風易俗 小院樹新風

發表時間:2024-03-2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盲目攀比、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不同程度存在,讓老百姓苦不堪言,廣大村民群眾反映強烈。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魏莊鎮胡郢村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標本兼治、疏堵結合,通過建制度、破舊俗、樹新風等措施,融入基層自治、法治、德治,利用胡郢村婚俗文化,將婚俗文化小院逐步打造成凝聚群眾、以文化人、摒棄陋習、成風化俗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婚事新辦、白事簡辦,反對低俗婚鬧現象,積極營造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環境,在全村培育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胡郢村婚俗文化小院外景。劉林玉 攝

 用“老物件”帶動“新規矩”

  延續優良婚俗文化,宣傳方式“多姿多彩”。胡郢村婚俗文化小院設立婚俗文化宣傳欄,院內擺放帶有移風易俗文字的石椅石凳、宣傳石刻等,館內設置左右兩個展廳,左廳展示民國時期至今各年代的婚俗禮儀,陳列三百多件婚俗實物模型,右廳展示當地紅白喜事的餐飲習俗,從不同時期各版本的結婚證到帶喜字的搪瓷茶缸,充滿年代感的結婚照、老式縫紉機、二八自行車模型到現代的電瓶車、摩托車模型,呈現出一幅生動的婚俗歷史變遷圖,彰顯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利用原有物資,舊貌煥新顏。胡郢村婚俗文化小院在原有的民俗館基礎上改建,依托原有格局設置展廳,廣泛發動村民參與婚俗文化小院建設,從村民處收集的老物件,既避免了鋪張浪費,又更能彰顯本地特色婚俗文化。

  營造文化氛圍,潛移默化潤民心。院內設置石凳石桌等,為村民提供了休憩場所,使婚俗文化小院成為村民日?;顒雨嚨?,潛移默化中樹立文明婚俗的意識,營造新型化多元化文化氛圍。同時,結合傳統佳節如七夕、中秋、重陽等,在婚俗小院開展以婚俗文化為主的移風易俗活動,寓教于樂,不僅讓群眾感受濃濃節日氛圍,也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胡郢村婚俗文化小院展廳。劉林玉 攝

  推動“關鍵少數”引領千家百戶

  村級組織及其人員是開展移風易俗村莊自我治理的關鍵力量,村干部的行為規范是村民的行動標桿。胡郢村成立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治理高價彩禮工作領導小組,利用每月開展的“三會一課”及主題黨日等活動,組織黨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移風易俗、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治理高價彩禮的文件精神及相關要求,對治理工作進行常態化安排部署,以黨小組為單位劃分黨員責任區,進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各黨小組組長配合紅白理事會負責本區域內群眾的宣傳教育、引領帶動和監督落實。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號召全體黨員帶頭簽訂《移風易俗責任書》,全覆蓋簽訂責任書。全村黨員帶頭宣傳和踐行移風易俗類村規民約,嚴格執行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承諾報備等制度,引導其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周圍群眾等自覺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風俗。同時,全村發揮先進家庭的典范作用,組織開展“好鄰居”“文明戶”“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評選,傳承尊老敬賢、勤儉節約、睦鄰友好、守望相助等傳統美德,倡導科學、文明、健康、勤儉的家庭生活方式,形成表彰一批、帶動一片的示范效應,實現以家風、家教、家訓帶動社風、村風、民風的轉變。

胡郢村婚俗文化小院展示品。劉林玉 攝

  讓“軟約定”成為“硬約束”

  在胡郢村,既有潤物無聲的婚俗小院,也有移風易俗的“硬規定”?!拔覀儼鸦閱始奕懭氪逡幟窦s,規定白事不超過12桌、喜事不超過10桌,講排場、大操大辦的‘面子開支’‘人情開支’顯著減少。結合‘一組一會’成立3個紅白理事會,哪位村民辦事,我們都會提前上門勸說,大部分村民都能夠理解?!焙鍙埮_組黨小組組長表示,現在胡郢村結婚的彩禮由以前的15萬元降低到如今的1萬元左右,群眾負擔大大減輕。

  此外,通過全面排查排摸,廣泛征求意見,胡郢村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理事會會長及成員由村中德高望重、熱心服務、公平公正、崇尚節儉、有一定禮儀特長的人士組成,為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在婚喪嫁娶中的作用,村“兩委”按照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村情實際,制定了《紅白理事會章程》,并通過召開村民小組會議、村民代表大會,積極組織動員群眾,立足實際、修訂完善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推動“軟約定”升級轉化為“可落地、長牙齒、能碰硬、管得住”的“硬約束”。(供稿:安徽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