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舉行“踐行村規民約·弘揚文明新風”教育實踐活動,村“兩委”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圍坐在村廣場的大榕樹下,學村規民約、講家規家訓,文明新風吹拂田野大地。
近年來,司前村始終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積極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文明實踐系列活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等,在全村營造了積極傳承家訓文化、遵守村規民約的濃厚氛圍。
司前村大榕樹下,村民們集中學習村規家訓。肖斌 攝
村規家訓相得益彰
走進司前村,村道平坦寬闊,庭院干凈整潔。在村里走一圈,隨處可見家訓文化、村規民約、箴言警句?!耙缓駛惱?,二尊王法,三救急難,四和鄉里,五勤本業,六莫非為,七周貧乏,八謹祭祀”鐫刻在司前村的吳氏宗祠家訓文化墻上,莊重肅穆,引人注目。近年來,司前村利用各種形式和載體,挖掘家訓文化、宗族文化的內涵精髓,發揮德治教化作用,讓家風家訓“上墻”,鄉風文明“上心”。
司前村對家訓文化正面引導、教化育人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充分挖掘和發揚,利用家訓在村里開展道德教育,使家訓的積極意義在傳承中發揚光大、與時俱進。在司前村,家家戶戶都有一本傳承家訓文化的小冊子,這些小冊子不僅記載了家訓文化內容,同時還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家訓內涵。
吳氏宗祠家訓文化墻。肖斌 攝
在每年傳統節日——忠信花燈節前后,司前村通過開展“學家訓、明村約、強文化、樹新風”活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等,對積極踐行家訓,在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村民,給予公開表彰和獎勵。司前村大膽創新,舉辦農民運動會,將家訓文化中“團結、合作”的精髓融入農村體育運動,將司前村農民運動會打造成凝聚民心、提升民氣、聚合民智的民心工程。至今,司前村已舉辦了兩屆農民運動會,在全村掀起了健身熱潮,強化了村民的凝聚力,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
司前村積極傳承家訓文化。肖斌 攝
在發揮家訓文化、宗族文化在基層社會治理作用的基礎上,司前村建立健全了包含村風民俗、婚姻家庭、鄰里相處等內容的村規民約,并通過村居文化墻、文化廣場、學校課堂、家訓廳堂、“合約柱”、“合約碑”等多種載體,以匾額、屏幅、冊頁等多樣形式予以展現。
村規民約與“吳氏家訓家規”等優秀家規家訓相得益彰,互為補充,是司前村積極探索德治鄉村基層治理模式的典型做法,此舉既擴充了家訓的內涵,又注入了時代要求,村民易記易懂,入耳入腦,更加自覺地成為村規民約的踐行者、捍衛者和弘揚者。
吳氏家訓家規。肖斌 攝
村民自治激活鄉村善治
在司前村舉行的“紅白理事會·理出新風尚——經驗交流分享會”上,村民代表圍繞村內婚喪嫁娶情況進行了交流?!耙郧叭藗冝k喜事喜歡攀比,生怕辦得不夠排場,請樂隊、擺酒席,一樣都不能少。自從有了紅白理事會,村民都按照制度要求操辦紅白喜事,既省心又省力?!贝迕駞侵緢F說。
“有些鄉村的老傳統要辯證地看待,對村民維護公序良俗、崇尚義德勤儉要支持鼓勵,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惡俗陋習要自覺抵制?!彼厩按寮t白理事會會長吳昶生說,“移風易俗,關鍵在克服攀比觀念上,得有人引導?!彼厩按逵?020年開展移風易俗工作,成立紅白理事會。通過紅白理事會引導村民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宣傳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不定期研究理事會工作,為村民操辦紅白事提供互幫互助,真正做到群眾有需求、組織有服務。
司前村舉行“紅白理事會·理出新風尚——經驗交流分享會”。肖斌 攝
近年來,司前村還成立了宗族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禁毒禁賭會、婦女互助小組、群眾事務黨員代辦站、婦女兒童之家等自治組織,廣泛發動黨員、退役軍人、退休干部、青年志愿者等投身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積極參與村務民主管理。
司前村將繼續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實踐養成、示范引領,以家風促鄉風,讓文明新風在群眾心里落地生根,營造良好新風尚,共建文明和諧美麗鄉村。(供稿:廣東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