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方言俚語話文明 移風易俗顯成效-中國文明網
江蘇省如皋市:方言俚語話文明 移風易俗顯成效
發表時間:2024-01-10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如皋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是長江三角洲最早見諸史冊的古邑。近年來,如皋市聚焦移風易俗這一鄉風文明的重要實現方式,注重從方言土話、民間俚語中汲取文化沉淀和道德滋養,通過“錄、播、講、演”等形式,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加深“道在日常、化為經?!钡膫鞑バ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群眾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愛心郵路·紅喇叭驛站”。如皋市文明辦供圖

 錄制方言視頻,移風易俗零距離

  “現在某些人,肉啊魚啊恨不得一天要吃三頓,冷的、熱的、素的、葷的,面子要撐、菜一定要硬。在我看來,這是破壞傳統美德,是典型的浪費?!比绺奘袇歉G鎮網絡紅人創作《吃不了“兜”著走》等系列短視頻,地道的方言,俏皮的表述,嚴肅不失幽默,令人捧腹之余引發對“舌尖上的浪費”“婚事新辦簡辦”等話題的深刻思考,在微信、抖音等平臺收獲百萬點贊。

  如皋市動員本土網絡大V、熱心網友,用“方言?!薄巴炼巫印眲撟魑⒆髌?、短視頻,突出本土氣息,講好民俗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度绺薜摹隘偂薄贰都依镉惺戮鄄蛿[酒“熱潮熱潮”?》等一條條短視頻“煙火氣”濃郁、有趣有料,點擊數、收聽數、轉發數等均達幾萬乃至幾十萬次,有效擴大了宣傳的覆蓋面?!斑@種宣傳方式非常接地氣,我們聽得懂、愿意看,也讓我深刻感覺到了破除陳規陋俗的好處?!笔忻裉葡壬f。

 用活農村喇叭,文明之聲進萬家

如皋市搬經鎮“搬經之聲”廣播頻率。如皋市文明辦供圖

  “恭喜所有的朋友們啊,新年新事有新風尚啊,全村一片好風光啊,水美景美人更美啊 !”搬經鎮發揮“鄉村大喇叭”貼近群眾、春風化雨的宣傳優勢,在全鎮35個村(社區)實踐站打造“搬經之聲”廣播頻率,村干部、志愿者采用接地氣的方言俚語,錄制700余期“理論之聲”“音樂之聲”“好人之聲”“文明之聲”。在“搬經之聲”的帶動下,全市“移風易俗樹新風”方言說唱等特色廣播節目不斷涌現,實現了村村響、戶戶到、人人懂。

  “嘟嘟嘟……”天邊剛泛魚肚白,大街小巷、鄉村小道就響起熟悉的車喇叭聲,鄉郵員駕駛著綠色“小面包”,穿行于田間地頭,除了寄送報紙、信件、包裹,還帶來了接地氣的“鄉風文明大禮包”。1998年,如皋市郵政黨委組織137名鄉村郵遞員,在投遞路上順道照顧孤寡老人。如今,“愛心郵路”被賦予新的使命,團隊以幫扶對象家、支局志愿服務點、紅色驛站等平臺為陣地,建設覆蓋城鄉的“紅喇叭驛站”,組建以鄉郵員為主體的“草根宣講隊”,走村入戶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移風易俗宣傳,成為弘揚時代新風的“新風路”。

 講好身邊故事,榜樣引領新風尚

如皋市城南街道肖陸村開展“大媽說彩禮”移風易俗主題活動。如皋市文明辦供圖

  “千年陋習需剪斷,崇尚文明不容緩……”在城南街道平明社區,志愿者楊樹坤用“三句半”向大家宣傳移風易俗新理念,簡明的詞調、輕快的節奏,把“喜事新辦、人情減負”新理念講進了居民心里。

  “過去我遇到鄰里、親戚、朋友家里辦事,首先想著給紅包一定不能比別人少,現在想想真的沒必要,有時反而傷了和氣、失了真情?!痹诔悄辖值佬り懘逍聲r代文明實踐站,“移風易俗見行動 鄉風文明深1度——大媽說彩禮”主題沙龍活動火熱開展,10多名“農村大媽”齊聚一堂,暢談對集體婚禮、農村彩禮等熱點問題的看法,在討論中形成抵制高額彩禮、減輕人情減負、杜絕鋪張浪費等共識。如皋市挖掘一批有主見、有能耐、有影響力的“百姓名嘴”“熱心大媽”、文藝愛好者,通過“大媽說彩禮”“百姓茶館說”“白話評議會”等活動,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故事折射大時代,家常話解讀大道理,讓新風傳播更接地氣,使受眾對象更易接受。

  巧借民俗非遺,寓教于樂見實效

杖頭木偶劇《喜事新辦》。如皋市文明辦供圖

  “早就知道我們如皋有木偶戲,但是真正看還是第一次,太有意思了,我好像跟主人公一起獲得了成長?!薄霸谵D場的過程中,伴隨著木偶的演唱、人物心靈的訴說,讓我們體驗了一次踐行移風易俗的心路歷程?!倍⊙哝偩锨f社區文化禮堂內,木偶劇《喜事新辦》獲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和一致點贊。如皋市挖掘傳承“杖頭木偶”這一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立“偶來講”志愿服務隊,創排《喜事新辦》《移風易俗當尖兵》等系列木偶短劇,通過講“土話”、舉“土例子”,借助木偶舞臺的表現形式和生動活潑的展現手法,將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爭做好人等理念形象化、生動化,讓老百姓能夠聽得懂、記得住。截至目前,木偶短劇線上線下巡演7500余場次,總觀演人數超700萬人次。(供稿:江蘇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