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清修村:念好文明祭掃“三字訣” 弘揚移風易俗新風尚-中國文明網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清修村:念好文明祭掃“三字訣” 弘揚移風易俗新風尚
發表時間:2024-01-10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上墳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親往墓前祝禱獻花緬懷先人,是華夏子孫的孝道禮儀。近年來,部分不文明祭掃方式死灰復燃,有的人家掃墓為了排場熱鬧,大量購買和焚燒冥錢,不僅污染環境,而且產生了以祭品競奢炫富的想法,引起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清修村,自2021年來開展了多場“鮮花換爆竹”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的祭掃方式由“重形”向“重情”轉變,宣傳引導文明祭奠、綠色掃墓的新觀念,讓村民們一起共創安全、簡約、低碳的祭掃新風尚,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村民在美人山公墓前設立的“鮮花換爆竹”兌換點進行兌換。江寧區文明辦供圖

  念好“宣”字訣,多措并舉強化群眾文明意識

  “叔叔,請您不要焚燒紙錢了,這樣極易誘發火災,我們這里有菊花,可以用紙錢免費換取,這是我們的文明祭掃倡議書?!被顒蝇F場,一位志愿者正在向前來祭掃的村民介紹兌換內容。近年來,清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組建宣傳隊伍,開展文明祭掃宣講,同時整合下沉黨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組建了3支文明祭掃勸導隊,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文明祭掃類主題活動12場。

  隨著移風易俗工作持續深入推進,清修村村委會在主要祭掃節日來臨前半個月,通過在清修小店、曹村等墓園周邊自然村張貼文明祭掃宣傳畫報,并以小喇叭、宣傳大屏等多種方式宣傳文明祭掃。同時,在網格群、黨員群、微信公眾號等,構建文明祭掃網絡宣傳陣地。除了動員志愿者力量,清修村還堅持黨建引領,向全體黨員發出號召,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祭掃高峰時段帶頭對重點區域開展高頻次巡查和文明勸導工作。

志愿者通過入村宣講和趣味游戲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江寧區文明辦供圖

  念好“引”字訣,巧用“兩制”精準出擊

  通過“鮮花換爆竹”的活動,清修村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立足村情,創新工作思路,在朱莊、邵家等5個自然村試行移風易俗積分制,將文明祭掃、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移風易俗工作進行全方位量化評分。自2023年5月,清修村開始探索試行移風易俗積分制以來,已有147戶共計541名村民參與積分工作,累計兌換實物獎勵超200次。

  朱莊村民劉阿姨表示,“移風易俗積分制在我們村實行以來,村居環境整體都變好了,祭掃用鮮花,喪事簡辦、婚事新辦,各家庭院整潔干凈,讓大家都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移風易俗對村莊的改變?!蓖瑫r,清修村積極落實引導責任制,由村“兩委”成員、老黨員、網格員組成道德評議委員會,每10戶明確1名黨員中心戶,主要負責查看和記錄每戶家庭移風易俗工作落實情況,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醒引導,實現精細化管理。

村民用火紙兌換鮮花。江寧區文明辦供圖

  念好“實”字訣,在一線工作中深化成效

  清明祭掃重于心而不拘于形。清修村在清明、中元、冬至、春節等主要祭掃日子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宣傳“無煙火掃墓”,已累計向前來祭掃的村民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8000余份,并在墓園入口處張貼宣傳標語,倡導居民群眾文明祭掃;在墓園設立“鮮花兌換點”,由村工作人員、文明實踐志愿者引導前來祭掃的群眾以紙錢和鞭炮換取鮮花,2023年共計兌換鮮花一萬余支。同時通過“云錦寄哀思”的方式,邀請祭掃居民寫下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及祝福話語,放入錦囊,遙寄哀思。

  網上祭掃、鮮花祭掃、絲帶祭掃……清修村的村民越來越習慣用這些文明祭掃方式來寄托對親人的思念。隨著各類移風易俗活動常態化開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村民由“重形”向“重情”轉變,文明的種子已然深深根植在村民心田。(供稿:江蘇省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