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開展了“三話六學”實踐活動,讓群眾廣泛參與到“話感恩、話團結、話心愿”及“學理論、學政策、學經濟、學科技、學法律、學文化”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中來,引導群眾在學習中思考、實踐,實現“五轉變五提升”,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思想意識大轉變 創新宣傳效果好
在紅河縣甲寅鎮老博村委會咪田寨村民小組,在村內墻面上、廳堂中、樹蔭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金句、黨的二十大精神金句等內容抬眼可見。76歲的村民孫銘陽因家中缺乏勞動力,正為補種蔬菜而發愁,通過“一戶一志”墻,他說出了自己的“微心愿”。村干部收集到“微心愿”就帶領黨員上門幫忙,黨群齊心幫助孫銘陽家完成了蔬菜補種。
甲寅鎮咪田寨村。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通過“話感恩、話團結、話心愿”系列活動的開展,紅河縣黨員干部走村入戶,與村民話家長里短、聊田頭村事,切實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架起黨群連心橋,“話”出發展同心圓,以實際行動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見效,激發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振和重塑了群眾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勤勞致富、干事創業、爭先創優的精氣神。
陳規陋習大轉變 移風易俗效果好
“新婚喜宴一天清,外村親朋五桌內?!薄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彩禮聘金?!痹诩t河縣,一句句與鄉風文明有關的順口溜朗朗上口,唱出了文明新風。
過去,在各村寨普遍存在婚喪嫁娶大辦酒席、盲目攀比、高價彩禮等不良風氣。為改變這一陋習,紅河縣寶華鎮朝陽村委會龍甲村民小組規范村規民約、建立紅白理事會,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倡導村民更新觀念、轉變思想,不攀比、不鋪張、不浪費?!艾F在大家都簡辦紅白事,把節省下來的錢用來供孩子讀書、發展產業?!闭劶班l風文明的喜人變化,寶華鎮俄垤村委會老翁臺村民小組村民許明成如是說。
為革除陋習,紅河縣組建了20支“雙語”宣講隊伍和91支宣講小分隊,深入社區、村寨宣講黨的理論、政策,引導村民學文化,此舉有效治理了紅白事大操大辦、生病不信醫學信鬼神、賭博等不良風氣,群眾思想覺悟持續提高,鄉風持續好轉。
生產方式大轉變 鄉村振興效果好
在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委會,富有傣族特色的寨門上一幅幅墻畫描繪著群眾的幸福生活。一個普通的傣家村寨,緣何上榜“全國文明村鎮”?勐龍村黨總支書記給出了答案:“抓黨建筑根基,學科技強產業,用文明新風托起鄉村振興?!蓖ㄟ^學科技、學經濟,勐龍村的冬早蔬菜種出了名氣,還培養出了一批“土專家”,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的村民走上了依靠科學技術的產業提質增效之路。
迤薩鎮勐龍村。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通過開展“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紅河縣積極引導村民學政策、學經濟、學科技、學普通話,不斷增強創新意識、科技意識?;剜l創業的人多了,農家樂、民宿、農產品加工、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在農村逐步出現,機械收割、無人機噴灑、新品種引種等技術落地,深刻改變了邊疆少數民族群眾的傳統生產方式,有力推動經濟發展。
法律意識大轉變 基層治理效果好
在紅河縣垤瑪鄉,新打造的法治文化廣場讓墻壁“說話”、讓走廊“教學”,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也學到了法律知識?!白詮姆ㄖ挝幕瘡V場建成后,大家平時來這里都會停下看看,群眾的法律意識得到增強,社會治安也越來越好?!臂飕斷l群眾李自芳說。
垤瑪鄉法治文化廣場宣傳欄。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為抓手,紅河縣通過話團結、學政策、學法律,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以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項實際問題為突破口,進一步提升基層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增進鄰里團結,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黨建工作大轉變 感恩教育效果好
在“三話六學”實踐活動中,紅河縣基層黨組織深度融入群眾,通過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科技培訓、志愿服務等工作,將群眾組織起來,將黨員干部與群眾緊緊聯結起來,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落實落細各項惠民政策,因地制宜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充分贏得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擁護,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社會基礎、政治基礎更加牢固,筑夢前行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寶華鎮嘎他村委會蝦昆村的村民普永福在紅河縣“三話六學”實踐活動“黨的恩情我來說”群眾性演講比賽中說:“因為黨的好政策,我的家鄉現在變得不再是垃圾隨處可見,不再是雜草叢生,不是房前屋后都是家禽糞便,更不是臭水溝圍繞村莊的蝦昆……取而代之的是現如今這般嶄新的、美麗的,處處生機勃勃,處處欣欣向榮,時時讓人感到幸福的蝦昆。我們村的巨大改變得益于我們黨的好政策,得益于我們的黨是真正為人民謀幸福的黨,得益于我們的政府是真正為百姓辦實事的政府。因為有這樣的黨和政府,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逼沼栏5脑捳Z中不僅充滿感激,更是流露出了他要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的信心和決心。
在寶華鎮老翁臺村,村民正在開展文化活動。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鄉風文明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紅河縣持續推進文明鄉村建設,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厚植文明和諧的精神沃土,真正做到讓文明融入鄉村,讓紅河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供稿:云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