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用垃圾兌換生活用品啦,上次兌了鹽巴和味精,這次兌換醬油和醋?!痹谫F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大平鄉群建村,村民楊進明提著剛用易拉罐兌換的物品高興地說,自村里開辦了“垃圾當鋪”,他在生活用品上的花銷省下了不少。
楊進明所說的“垃圾當鋪”,是群建村為實現垃圾“變廢為寶”專門實行的一套激勵機制。引導村民用塑料袋、廢紙盒、舊衣服等垃圾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既實現了廢舊物品的循環利用,又達到引導群眾自覺養成文明衛生習慣的目的,走出一條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與育民惠民相融合的改革新路子。
群建村“垃圾當鋪”外景??椊鹂h文明辦供圖
“小切口”成為環境改善的“催化劑”
開辦“垃圾當鋪”的群建村,位于織金縣大平鄉東北角的東風湖畔,原屬國家級一類貧困村。在曾經很長一段時期,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里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禽畜亂跑等“五亂”現象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活品質。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隨著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尤其是改廚、改廁、改圈“三改”工程的實施,使得群建村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群眾的幸福指數顯著飆升。村民們還在政府引導下,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開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旅游,群建村一躍成為在貴州省內人氣爆棚的“休閑度假村”。
而村莊的開發和旅游經濟的發展,也為村民帶來了新的挑戰,首當其沖的便是村里環境衛生保持的問題。
為提升垃圾處理能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織金縣率先以群建村為試點,創新開辦全國首個“垃圾當鋪”,聚焦源頭分類、垃圾投放、終端處置等環節,采取“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公產解決一批”的方式,由村集體合作社出資,按照有場所、有商品、有貨架、有價格、有店員的“五有”標準,將村集體原有的閑置小賣鋪改建成“垃圾當鋪”。同時,積極爭取各類資金,配備垃圾清運車、電動三輪車各1輛,安裝垃圾亭20個、分類垃圾桶100個,為“垃圾當鋪”兌換工作提供保障支撐。
“小便宜”推動文明衛生習慣培養
“一斤紙殼折價4角、一斤易拉罐折價4元、一斤舊衣服折價3角、一斤煙頭折價7元、一斤塑料瓶折價3元。爸爸,我們還要再接再厲,爭取下次兌個保溫瓶?!贝謇锏男∧泻⒃谱x著“垃圾當鋪”墻上張貼的“群建村垃圾當鋪兌換表”及兌換規則。
群建村“垃圾當鋪”兌換表??椊鹂h文明辦供圖
在群建村的“垃圾當鋪”里,食鹽、味精、牙膏、牙刷、香皂、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琳瑯滿目,村民們正提著可回收垃圾依次兌換物品。
“貨架上貼著兌換標簽,所有物品都是用垃圾兌換的,不用花錢?!比航ù妩h支部書記說,“這些生活用品的資金來源都是靠垃圾再利用得來的,上次的垃圾賣了1836元,這個錢全部用于購買‘垃圾當鋪’里的生活用品,垃圾就這樣‘變廢為寶’?!?/p>
用于“垃圾當鋪”兌換的物資由村“兩委”人員負責采購,并定期對所有物品進行檢查,確保兌換物品的質量安全。同時將物品兌換目錄、兌換標準和細則等制度上墻,村民只需將家里提前收拾好的廢舊紙箱、金屬、塑料瓶等物品拿到“垃圾當鋪”稱重處稱重,即可根據物品數量兌換5大類37種生活用品。
群建村志愿者正在為村民講解“垃圾當鋪”兌換規則??椊鹂h文明辦供圖
村民用于兌換的塑料、紙殼、金屬等廢品,管理人員會分類整理后進行妥善存放,積累到一定數量后,聯系回收公司進行回收再利用,獲得的費用又用于補充當鋪所需用品。
為提升群眾兌換的積極性,村里錄制了群建村《垃圾分類七字訣》音頻,利用村大喇叭進行宣傳推廣,還通過群眾會、院壩會和入戶宣傳,向群眾講清楚垃圾折價高、物品兌換價低等優惠,向全體村民發放《群建村“垃圾當鋪”兌換倡議書》等,引導村民用日常生活垃圾在“垃圾當鋪”兌換生活用品,增強群眾垃圾分類意識,促進循環利用、垃圾分類文明新風尚的形成。
“小便利”提升群眾滿意率
為了方便群眾兌換,群建村堅持“易于參與、方便群眾、提高效率”的原則,推出臨時兌換、集中兌換和補齊差價兌換等多形式的兌換方式,暢通不同需求群眾的兌換渠道。
制定《群建村“當鋪”開放時間表》,明確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為臨時兌換,通過QQ群、微信群等載體,告知群眾臨時兌換時間,村民可在上班期間適時到“垃圾當鋪”進行兌換或結合群眾會和上門走訪等工作時機,開展廢棄物品兌換。截至目前,參與兌換群眾117人次。
村支“兩委”組織每月一次集中兌換,并對垃圾分類政策法規進行宣傳,引導群眾踐行文明綠色健康環保生活方式?!袄斾仭背闪⒁詠?,共開展集中兌換和宣講3次,村民群眾參與垃圾兌換的熱情逐步高漲。
以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的方式,對“垃圾當鋪”進行市場化運營管理,針對部分垃圾不夠兌換的物品,群眾可在“垃圾當鋪”補差價購買物品、享受積分打折等優惠政策。目前,共開展補差價兌換63人次,兌換物品180余件,既方便群眾,又發展村集體經濟。
群建村村民正在“垃圾當鋪”進行垃圾兌換??椊鹂h文明辦供圖
“小評比”推動鄉村向美而行
為了全面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引導群眾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群建村將兌換積分納入“群建五德”同步管理,以十戶為“一體”,將群建村劃分為13個集體單元,定期通報各集體單元兌換積分情況,并將排名情況適時張榜通報,形成“集體榮則個人榮、個人好則集體好”的相互制約模式。同時,開展“垃圾分類示范戶”評比活動,由垃圾清運員對每戶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評分,選出垃圾分類示范戶。目前,全村已有2個集體和26戶群眾因垃圾兌換物品積分靠前而獲得正向激勵,群眾垃圾兌換的競爭意識逐步提高。
“垃圾兌換機制是我們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催化劑’,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村民參與垃圾分類處理的積極性?!比航ù妩h支部書記介紹,自“垃圾當鋪”開辦以來,截至目前,已開展垃圾兌換386批次,兌換生活用品價值4500元。
現在的群建村,垃圾數量比以前少了許多,垃圾清運員的工作量也大大減輕。村民們都參與進來,環境衛生在原有基礎上實現了一次大的飛躍,環保理念也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跋虏焦ぷ髦?,我們將不斷完善‘垃圾當鋪’常態化、規范化運行機制,全力做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努力打造更加清潔優美的農村環境,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笨椊鹂h大平鄉黨委副書記說。(供稿:貴州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