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不比城里差,小橋流水住人家?!薄案镪惓f樹文明,移風易俗傳佳話?!睍r下,在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青義鎮小橋村流行著這樣一段膾炙人口的順口溜,小小的順口溜唱響了小橋村移風易俗、文明節儉的新風尚。
小橋村鳥瞰圖。
規章制度知多少
“有什么意見直接提哦,我們理事會認真聽取大伙兒意見!”2018年,小橋村紅白理事會正式成立。理事會成員由村“兩委”班子、村社長、村民代表推選產生,成員們政治意識強、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自成立以來,紅白理事會根植于群眾和鄉土,通過每月定期召開議事會議倡導簡辦紅白事,引導村民把盡孝融入生活中,把節儉嵌入心坎兒里。
小橋村紅白理事會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宣講”等活動。
“理”出節儉風
紅白理事會是村級自治組織,也是反對天價彩禮、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的新載體。翻開小橋村的紅白事備案臺賬,一筆一畫記錄著移舊俗、倡新風的故事。
小橋村紅白事宜備案巡查臺賬。
小橋村紅白事宜備案巡查臺賬,實行“一事一戶一檔”。如:2023年3月,村民何大國辦理生日宴席,原定辦理15桌,簡辦為1桌,節約開支1.5萬余元;2023年8月,村民林中國慶祝60大壽,原定辦理28桌,后響應紅白事簡辦取消待客,節約開支2.8萬余元。
“剛開始還是有人不理解,工作非常難做,存在比闊氣、講排場的現象。自從有了紅白理事會,規定了流程、禮金、桌數,把移風易俗的好處向村民介紹后,村民思想上逐漸有了轉變?!苯衲?9歲的理事長魏道雙說。
小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閱讀引領新風尚·移風易俗倡文明”主題活動。
“理”出人情味
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宴請賓客是習俗,更是親友間溝通情感的一種方式。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小橋村紅白理事會始終堅持黨員干部帶頭宣傳、帶頭示范、帶頭引導。
志愿者向村民發放小橋村“文明節儉辦理紅白喜事倡議書”。
王波是小橋村一名有著3年黨齡的共產黨員,2023年6月的一天,在妻子40歲生日來臨之際,王波主動向紅白理事會申報,按照村里關于節儉辦理紅白喜事的倡議,將家里原本計劃舉辦40桌的生日宴,簡辦為1桌,節約開支4萬余元。
目前,小橋村紅白事節約辦、簡單辦已蔚然成風。村民在辦理紅白喜事時主動申報,自覺接受監督,紅白喜事公約也已成為《小橋村村規民約》單項公約,村里全體黨員干部、村民均遵守執行。
小橋村紅白理事會組織入戶宣傳。
老話說“人情債”不好還,但是在小橋村,紅白理事會的成立讓村民壓在肩上的“人情債”減輕了。理事會成員樂于進庭院、到地頭說理、擺事,5年間,舊習俗瘦身,新風尚盛行,村里人也明白了“小家美”帶動“大家美”的道理。如今的小橋村,民富村美、鄰里和睦、鄉風文明,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仿佛在訴說著幸福生活的喜悅。(供稿:四川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