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不浪費,紅白喜事不攀比,世上為人要孝順,生前善待好老人,做了好事有獎勵,文明積分來助力……”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思靈鎮古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前,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何秀文用俏皮的說唱方式,宣傳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積分等工作,通俗易懂的說唱風格讓群眾耳目一新,深受感染。
近年來,武宣縣創新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方式,聚焦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重點難點,針對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賭博酗酒、封建迷信等問題,不斷探索移風易俗宣教新模式,豐富移風易俗說唱內容,將移風易俗工作說到位、把文明新風政策送到家,有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古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何秀文用說唱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積分等工作。武宣縣文明辦供圖
“一把手”帶動引領 線上傳唱樹新風
“我們這里的群眾最喜歡具有本土特色的說唱節目,我和文藝隊隊員們經常把移風易俗的要求、內容轉成通俗的山歌進行說唱,群眾看得很過癮并深受教育?!秉S茆鎮玉村“百姓名嘴”成員陳靜說道。
陳靜是武宣縣以說唱的形式帶頭推動移風易俗的眾多村屯基層“一把手”之一。為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武宣縣、鄉、村三級“一把手”聚焦干部群眾關心的賭博酗酒、高價彩禮、封建迷信、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5大領域整治重點難點,梳理群眾對陳規陋習整治的關心關切、移風易俗工作的標準要求、鄉風文明建設的期待向往等內容,編排成山歌、快板、三句半等群眾喜愛的說唱節目,由縣、鄉、村“一把手”帶頭說唱移風易俗,并錄制成移風易俗視頻進行宣傳推廣。喜聞樂見的說唱活動讓廣大群眾在移風易俗宣教活動中聽得懂、記得住、學得透,全縣掀起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熱潮。
目前,武宣縣已制作推廣《鎮村書記說唱移風易俗》視頻10期,并在學習強國等平臺廣泛傳播,群眾在“指尖”即可欣賞具有本土氣息的說唱移風易俗節目。2021年,武宣縣《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宣傳視頻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鄉村振興局收錄為典型案例。
縣長鎮長說唱移風易俗活動現場。武宣縣文明辦供圖
用好鄉村大舞臺 土味說唱引共鳴
“朋友們,聽我說:陳規陋習真有害,大辦酒席講排場,鋪張浪費不應該,大吃大喝傷身體,還欠許多人情債……”在三里鎮慕古村,說唱“能人”鐘利娟站在臺上為群眾說唱陳規陋習的危害,引起在場群眾共鳴。
這樣的說唱節目,在武宣縣各鄉村大舞臺上演已經不是新鮮事。武宣縣結合干部群眾喜愛本土山歌、壯歡、快板等文娛活動的特點,圍繞鄉風文明建設、移風易俗主題,組織“廣西山歌王”“武宣婆”郭秀蓮,壯歡非遺傳承人覃世榮,武宣縣山歌傳承人田秋丹,快板說唱能手郭婷等本土說唱“達人”進村到屯開展移風易俗說唱活動。言簡意賅的內容、通俗易懂的說唱模式,讓群眾聽得過癮、聽得入心。
武宣縣“貝儂山歌傳理論”志愿者郭秀蓮正在開展“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主題山歌巡回宣講活動。武宣縣文明辦供圖
近年來,武宣縣142個村組建和培育本村宣講隊伍,不斷吸納山歌、壯歡、快板說唱能手加入到隊伍中。為提升山歌宣講隊伍技能水平,邀請郭秀蓮、田秋丹、覃世榮等說唱“達人”,用好村內小廣場、舞蹈室、排練室等地方,搭建村口培訓舞臺,開展山歌、壯歡、快板等培訓,挖掘培育說唱能手,充實移風易俗說唱力量。培訓采用群眾及愛好者“即聽即學即唱”模式,讓移風易俗說唱更容易吸引群眾參與,為常態化開展說唱活動夯實基礎。
武宣縣壯歡“歌王”覃世榮老師在思靈鎮教授壯歡愛好者說唱技能,并開展說唱移風易俗活動。武宣縣文明辦供圖
群眾說唱當主角 文明新風拂面來
在東鄉鎮河馬村,群眾晚飯過后陸續聚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舞臺,在這里將要舉辦一場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惠民主題文藝晚會,同時為村里獲評年度“好婆婆、好媳婦、最美黨員、最美家庭”的個人和家庭頒獎?!啊哆@些陋習要不得》三句半節目演得很新穎活潑,聽了很受啟發,我非常喜歡?!蓖頃Y束,村民劉大姐意猶未盡地說道。
武宣縣說唱移風易俗志愿者用快板等形式,在黃茆鎮玉村靈口屯開展移風易俗等政策宣傳。武宣縣文明辦供圖
自編自演說唱節目推進移風易俗,如今已經成為武宣縣的一種流行文化在各村盛行??h內不少村干部、群眾都會自發排練山歌、壯歡、快板等說唱節目,利用文藝匯演、移風易俗示范活動、榕樹下宣講等機會,展示他們對鄉風文明創建、移風易俗活動的理解。同時,武宣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整合各類資源,積極發布活動項目,邀請群眾參與移風易俗說唱活動,為群眾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群眾由之前的被動教育者轉變為主動踐行者、宣傳員。
武宣縣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說唱活動,將展示才藝的舞臺交給群眾,由群眾自己做主角,深化了群眾對文明鄉風的認識,培育和涌現出一批具有山歌、彩調、小品的才藝“新人”,受到眾多粉絲的喜愛,成為引領移風易俗的重要力量,助力了鄉村振興發展。(供稿: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