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水泥路,古色古香的民居,宛若“小洱?!钡陌咧窈?,如同畫卷的千畝生態田園……走進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烏石鎮烏石峰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開來。近年來,烏石峰村以鄉風文明建設為抓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文明實踐陣地、文化產業和志愿服務深度融合,開創了移風易俗工作新局面。2020年,烏石峰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烏石峰村彩虹橋。烏石鎮政府供圖
“文明+陣地”:當好移風易俗“宣傳員”
烏石峰村按照“五有”(有機構、有陣地、有活動、有隊伍、有項目)標準,以“傳遞時代強音、提升干部能力、筑牢服務橋梁”為目的,積極打造文明實踐陣地——烏石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活動等常態化文明實踐工作。
烏石峰村村規民約。烏石峰村供圖
“這幾年,我參加了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聽老黨員講過彭德懷元帥的故事,聽村干部講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節儉惜?!看位顒游叶紒砹??!标惖恰按鬄硨W堂”的忠實觀眾,宣講活動從不缺席?!按鬄硨W堂”是烏石峰村打造的一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烏石峰村依托“大灣學堂”,通過微宣講、屋場會、里手說理等活動形式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2023年全村開展各類理論宣講活動上百場次,吸引數千人參加,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村民們在“大灣學堂”參加黨的二十大宣講活動。湘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鄰里間,有情誼;互幫助,好梓里。講衛生,勤打掃;倒垃圾,不隨意;磚瓦柴,擺整齊;修花草,環境異……”“請您簽一份移風易俗承諾書,堅定做移風易俗的推動者,同時也希望您積極向身邊親朋好友宣傳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志愿者在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中,向村民詳細講解村規民約、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和相關政策,號召村民們共同參與,讓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成為全村新的文明風尚。
近年來,烏石峰村結合地域特色和優勢,以深化“全國文明村鎮”建設為抓手,將文明理念深深融入村級發展,推進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烏石峰村文明宣講員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冊。烏石峰村供圖
“文明+產業”:當好移風易俗“創新人”
“今天我學了做扎染和磨豆腐,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感覺非常有意思!”2023年5月,1300余名學生來到烏石峰村“三十六坊”,開展研學旅游。
扎染坊、刺繡坊、煎餅坊、古法造紙坊、四季工坊……主題各異的“三十六坊”,就藏在烏石峰村一棟棟古樸的土磚房里。2018年,在市縣兩級文旅部門的推動下,烏石峰村利用村內大學組聚居地的閑置農戶、老街土巷,打造了集扎染、刺繡、古法造紙等傳統手工技藝為一體的“三十六坊”鄉村研學旅游基地項目,后又陸續開發了民宿集群、老房子博物館、鄉村音樂坊等“網紅打卡地”,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正式躋身“紅色旅游朋友圈”。目前,“三十六坊”接待游客已達12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破100萬元大關,烏石峰村也成為“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研學學生在烏石峰村“三十六坊”陶藝坊學習陶藝制作。烏石峰村供圖
“新坊主”正是烏石峰村的“村姑們”。在村支兩委班子帶領下,烏石峰村的婦女們參加禮儀接待和技能培訓,通過崗位實際操作,開闊了眼界,改變了形象,提升了氣質,走在了改變村子面貌的前列。
“以前,我是操持一家老小柴米油鹽的‘鄉里堂客’?,F在,我又當坊主,又是稻田餐廳服務員,簡直是村姑變成‘村花’噠!”村民譚艷群笑著說。如今,和譚艷群一樣的“村姑們”經常聚在一起,暢聊怎么把“三十六坊”做大做優。在她們的帶領下,烏石峰村鄉里鄉親間的感情也更加熱絡了,互幫互助成了常態?!?/p>
“文明+志愿服務”:當好移風易俗“服務員”
走進烏石峰村,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寬敞整潔,草木蓊蓊郁郁,美麗鄉村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我們是烏石峰村的一張名片,一定要把村里最美麗的風景展示給游客看?!弊詾跏宕宄蔀闊衢T旅游景點,村“兩委”、黨員、網格員、鄉賢等骨干力量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組成了志愿服務隊,主要負責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
志愿者積極參與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湖南湘潭烏石峰村供圖
為提升志愿者服務水平,烏石峰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先后組織1200余人次進行培訓,既組織骨干到開慧故里、沙洲村等地學習,開闊眼界,吸納文明智慧;又邀請專家來村“把脈開方”,對志愿者進行文明禮儀、技能培訓,建樹文明形象,厚植文明理念。
新風沐鄉野,文明建新功。如今,濃濃的文明新風正吹拂在美麗的烏石峰村,繪就出一張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供稿:湖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