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至,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北武當鎮來堡村首屆“最美來堡人”評選表彰活動已經結束,由此延伸的以傳承弘揚于氏家風家訓優秀文化為主題的“塑我形、靚我家、美我村”文明實踐活動在村內開展得如火如荼。北武當鎮相關負責人說:“‘最美來堡人’活動是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的創新之舉,共評選出最美勞動者、最美致富帶頭人、最美勤學人、最美傳承人等5個類型22人。這些‘最美人’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引領作用,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精神典范?!?/p>
于成龍廉政文化園一角。方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來堡村是一代廉吏于成龍的故里,隸屬于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北武當鎮。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方山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廉吏故里,挖掘于氏家風,創新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為鄉村振興鑄魂賦能。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推進移風易俗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陳舊的問題,方山縣大力傳承于氏家風家訓,做到古為今用。編發了于氏家規家訓口袋書,宣傳以“勤耕讀、尚節儉、循法理、孝鄉里、廉仕吏、存仁德”為核心內容的良好品行。在來堡村設立“傳承廉吏精神·厚植為民情懷”主題墻,培訓選樹了王德成、韓小琴、張改林等于成龍廉潔故事宣講員,形成了于氏故事人人講、于氏家風代代傳的濃厚氛圍,激發群眾推進移風易俗的內生動力。在上級宣傳部門的指導下,拍攝紀錄片《于氏家風傳古今》,創作“三弦書”《移風易俗樹新風》,以“三字經”的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氏家風家訓、移風易俗規定、鄉村振興戰略融為一體,譜寫成朗朗上口的《移風易俗順口溜》。同時,全縣各村爭相成立農民夜校,把移風易俗作為重要的宣講內容,讓老百姓清楚“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該怎么干”。利用大喇叭、文化墻、微信群等開展常態化宣傳,組建文藝宣傳隊寓教于樂,讓移風易俗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有效地推動良好家風的傳承發展。
“三弦書”《移風易俗樹新風》在于成龍故居表演。方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以點及面,輻射全縣。方山縣發揮“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故里優勢,啟動實施于成龍廉政主題文創項目,舉辦文創大賽,研發文創產品,傳承弘揚包括“于氏家風”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了群眾尊良俗、除陋習、樹新風的嶄新局面。將移風易俗工作作為文明戶、文明村鎮創建的重中之重,大力選樹“移風易俗示范村”、評選“移風易俗文明戶”,開展網上留言簽名,舉辦“移風易俗·幸福方山”公益集體婚禮,為老年人集體過生日,簽訂黨員干部移風易俗承諾書,不斷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全縣六個鎮紛紛結合實際,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舉措新做法:積翠鎮黨員干部帶頭簽訂贍養老人承諾書,成立“馨心孝善”理事會、“孝老敬親”基金會,向孝道式微宣戰;北武當鎮確立“陳規去、新風起”的工作思路,將移風易俗工作作為村支兩委換屆后的“開門頭件事”全力推動;大武鎮創新推出紅白喜事打招呼卡,大力推廣“黨員聯戶”等舉措,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逐漸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
“移風易俗·幸福方山”集體婚禮現場。方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放眼北川,農家小院喜事不斷,娶媳婦、嫁閨女,無不體現著婚事新辦的文明風尚。這新風浸潤北川,沁人心脾!(供稿:山西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