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人和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流溪河沿岸村社的賽龍舟習俗,孕育了獨特的龍舟文化。近年來,人和鎮不斷整合現有陣地和獨特資源,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作用,不僅將賽龍舟打造成一項全民運動,還將其作為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抓手,以文會友、以文惠民、以文促旅,讓龍舟文化背后所蘊含的團結、拼搏、務實的精神內涵深入人心,不斷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傳統龍競渡(鴉湖景)
龍舟飯由奢入儉敘情誼
人和龍舟文化,不僅體現為包粽子和龍舟競渡的習俗,更成為弘揚傳統文化、增進鄰里感情的紐帶。人和鎮每個龍舟隊都會在每年的龍舟文化節上設龍舟飯,招待鄉親、龍船隊員及各方賓客好友,以示人和村民待客的熱情和誠意。龍舟飯設宴招待的每一道菜都表達著對鄉親客人的祝福,特別是脆皮燒肉、辣椒頭菜花肉這兩道保留例牌菜。端午時節經常下雨,扒龍船免不了淋雨,因此用辣椒來祛濕,頭菜諧音“頭彩”,吃“辣椒頭菜花肉”寓意“得頭彩”;“脆皮燒肉”則因為其外形“紅皮赤壯”,寓意皮膚紅潤,健康壯實。
但隨著各村經濟發展,龍舟文化活動逐漸背離初衷,相互攀比之風逐漸盛行,哪隊的豪華哪隊有面子,這隊龍舟飯設宴100桌,另一隊則設宴150桌,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每席十余盆菜,講排場陣仗,最后剩下很多菜肴白白浪費,舉辦龍舟活動逐漸成為村社和村民的負擔。
為徹底扭轉這一局面,人和鎮結合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明確節儉辦節,不得相互攀比、大操大辦?,F在龍舟隊都是在龍舟節設宴之前,先統計賓客人數,確定龍舟飯桌數,讓來賓“對號入座”,避免鋪張浪費。同時龍舟飯以簡樸為主,飯桌上不再有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的菜式,而是變回傳統的脆皮燒肉、辣椒頭菜花肉、紹菜浮皮等,而且大部分村簡化了上菜的方式,一桌一盆菜,所有菜全部以盆菜盛裝,簡單方便。村民們的關注點也轉向比賽以及親友情誼,龍舟飯從主角又重新變回了配角,相互攀比、大操大辦的陋習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來自人和鎮人和村的曹叔年年參加龍舟會,今年最有感觸:“前些年的龍舟飯都是大魚大肉、大盤大碗,一張桌子都擺不下,今年龍舟飯的菜式回到傳統樣式了,既熱鬧喜慶又簡單方便,還不浪費?!?/p>
龍舟宴傳統特色菜(大盆菜)
龍舟賽女子團隊展風采
“咚咚咚、吼吼吼”,隨著齊刷刷的清脆響聲,人和鎮女子龍舟隊乘風破浪而來,這是今年人和鎮龍舟文化節的一大特色。在以前,受“女子不能上龍舟”觀念影響,龍舟活動中的女性角色被認為是附庸的、需要避諱的,所以女子不能參與劃龍舟比賽。近年來,隨著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推進,“扒龍船”在人和鎮已經不是男子的專屬權利。人和鎮積極打造女子龍舟隊,并組織開展半職業化龍舟訓練活動,在各地參加各種龍舟競賽。在今年龍舟文化周開幕式上,人和鎮女子龍舟隊和鴉崗女子龍舟隊進行競渡表演,在流溪河蚌湖段上巡游,競相爭艷,成為河面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今年龍舟文化周最后一天,一條長長的紅地毯從“高增景”主會場一直鋪到村內,200多名精心打扮的外嫁女被邀請回村參加當天的龍舟文化周,開展敬老孝親、共敘鄉情、同念親恩活動,體現人和人民熱愛家鄉、不忘根本、孝敬長輩的良好風尚?!敖裉毂任页黾弈翘齑虬绲眠€漂亮,很開心、很興奮?!眮碜匀撕痛宓鸟槹⒁?,婆家就在人和鎮崗尾村,她幾乎每周都會回娘家看望年邁的父母。她說,當天是她幾十年來回娘家最隆重、也最漂亮的一次。穿著和其他外嫁女一起定做的旗袍,戴著全套的珍珠首飾,化著淡妝,駱阿姨也拍了很多照片,“娘家越來越好,讓我們這些外嫁女非常自豪,也給了我們更多的底氣?!?/p>
人和鎮女子龍舟隊與鴉崗女子龍舟隊競渡表演(蚌湖景)
打造龍舟文化品牌 弘揚文明鄉風
打造人和龍舟文化品牌是全體人和鎮人民的共同意愿。2019年成功舉辦穗港澳龍舟邀請賽,2022年打造人和龍舟文化長廊,2023年創造出屬于人和龍舟的特色品牌標志和朗朗上口的人和龍舟主題曲粵語童謠《龍·船》和《龍舟頌》,“招景應景鄉情永在,賽出新風采。兄弟姐妹、親情血脈,千秋萬代、繼往開來,奔赴山海?!薄洱堉垌灐酚锰赜械泥l音鄉曲講述鄉情鄉韻,將團結向前、奮發向上的龍舟精神寫入歌中,唱出文明鄉風的好聲音。此外,人和鎮還注重龍舟文化的非遺保護和傳承,利用龍舟訓練基地,培養了一批專業的龍舟傳承人,將龍舟文化的技藝和精神傳承下去。
人和鎮龍舟文化周活動之高增景龍舟邀請賽主席臺現場
人和龍舟文化為傳承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平臺,也為當地的農業、旅游業以及鄉村文化產業注入了新的動力。龍舟文化在培養個人品質、道德觀念和鄉風文明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龍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既保留了傳統的精髓,又適應了現代社會的精神需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供稿:廣東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