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區腰涇村:深化移風易俗 讓“文明之花”常開常盛-中國文明網
上海市松江區腰涇村:深化移風易俗 讓“文明之花”常開常盛
發表時間:2023-11-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為進一步發揮村民自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文明之花”常開常盛,近年來,上海市松江區泖港鎮腰涇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建立紅白理事會、開展星級家庭評比等措施,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引導村民從社區治理的“看客”變成“主人翁”,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腰涇村田間美景

  建章立制,倡樹文明新風

  “核心價值字雖少,共同踐行大家好。移風易俗在行動,紅白喜事要儉辦……”說起腰涇村的村規民約,村民們總能隨口講兩句。2022年,在老黨員的建議下,腰涇村以村規民約的條目為基礎,改寫了“順口溜”版本,內容涵蓋基層治理、移風易俗、村容整治、家風傳承等多方面內容。

  “現在的版本既押韻,又通順,三兩句就把道理講清楚了,老百姓也聽得進去?!毖鼪艽宕逦瘯嚓P負責人解釋說。

  文明新風尚不能只掛在嘴邊,更要記在心頭,見于行動。腰涇村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陣地作用,組建了由村干部、老黨員、網格長、村民代表組成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定期碰頭議事,實現村事共商、村務共管、村情共知。

  “咱們幾個老同志要走在前列,做個好表率,自家孩子結婚就在村里辦,儀式也從簡?!痹诖迕褡h事會上,老黨員俞留云的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老同志身先示范,青年志愿者不甘人后,大家積極開展“面對面”倡議宣講,引導村民告別陋習,學習新風尚。

  “阿婆啊,你看墻角里堆這么多東西,容易受潮,還不美觀。我們幫您整理一下,分類搞一搞,有用的留下,放在屋里行不行?”青年志愿者小姚奔走在宅前屋后,整理堆積雜物,既美化了人居環境,更踐行文明理念。

美麗庭院

  自治家園,解鎖幸福密碼

  “觀長的,是龍燈。觀短的,獅子燈……”悠揚的旋律響起,舞臺上演員一唱一和,舞臺下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這是泖港鎮非遺傳承黃梅戲經典曲目《夫妻觀燈》來到腰涇村巡演的現場。作為“一系列文藝活動”的重要呈現,豐富多彩的文藝展演正是腰涇村“五個一”社區文明自治創建的縮影。

  “五個一”社區文明自治創建從一堂教育課、一次健康文明宣傳、一份村務小報、一系列文藝活動、一條文明示范路“五個一”出發,充分利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配送的豐富資源,為村民開設文明健康生活講座,通過“送戲下鄉”及市場化方式邀請團隊為廣大村民送去文藝演出,播放精彩電影,讓村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文化大餐。

田園藝術節活動

  “雖然住在村里,但配藥直接到衛生室,健康養生問家庭醫生,經常聽折子戲,我們老姐妹自己還排練歌舞,生活一點也不比城里差哦?!贝迕裣陌⒁绦χf。

  腰涇村還創辦了村務小報《腰涇天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村內重大活動、工作項目進展、文明健康知識等,至今已刊發60余期,并于2022年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發行,架起村委會與村民之間的溝通橋梁。在村委會工作人員小張看來,《腰涇天地》村務小報與“稻香腰涇”微信公眾號不僅是開放的展示窗口,更承載著村民群眾的信任與期待?!拔覀兊呐?,讓村務公開真正成為‘陽光工程’?!?/p>

  以文化人,沁潤群眾心田

  “夏日里的玉米林整齊劃一/它們身上已經有了雨水流過的香氣/稻花即將抽穗……”六月的泖田稻浪翻滾,農民詩人張萌穿行在窸窸窣窣的田疇間,擷錄下一行行靈光閃爍的詩句。2016年,腰涇村成立了上海首個村級詩社“白鷺詩社”。多年來,廣大農民詩人深入生活、扎根基層,潛心創作、深耕不輟,以詩歌之美禮贊鄉村振興。

  對于“白鷺詩社”,腰涇村黨總支書記有獨到的見解。他表示:“當村民不再為生計發愁,那么精神世界就要有個落腳點?!彪m然參與者的文化水平都不算高,可詩句都來源于生活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表達的都是內心所思所想。寫詩讓人感到充實、愉快,它豐富了文化生活,改善了精神風貌,煥發著鄉村文明新氣象。

“白鷺詩社”活動

  在腰涇村的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村民們發現一個廢棄的集裝箱。當大家還在為如何處理這個“廢銅爛鐵”發愁時,村黨總支書記突發靈感,提議把集裝箱改造成一個小房子,“化腐朽為神奇”,作為村民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的空間。

  在結對共建單位的幫助下,集裝箱煥然一新,書架、沙發、桌椅、茶水間,構成一個精巧實用的閱讀空間。這個小方盒子被挪到稻田邊上,大家都叫它“望田書屋”。

孩子們在“望田書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鄉村振興既有顏值,更要有內涵?!巴飼荨辈粌H是網紅“打卡點”,更是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首選場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師生來到“望田書屋”推廣普通話、規范字,帶領村民誦讀紅色詩篇……小小的書屋逐漸成為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的大陣地。

  典型選樹,引領文明風尚

  每逢周三下午,“大白弟”夏明德就成為全村最忙的人。他蹬著三輪車,拎著工具箱來到“大白弟 小修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崗,等候村民來訪。如果誰家的農具、小電器“不靈光”了,就會第一時間想到找“大白弟”幫忙。

  “大白弟”是夏明德的乳名,他是腰涇村最早的拖拉機手,勞動中鍛煉出一雙“巧手”,精通各種機械。老夏退休后從沒閑著,他熱心幫助鄰里維修小物件,帶動更多“能工巧匠”參與志愿服務,組建了一支全能服務隊——電器修理、衣物縫補、理發,基本滿足村民的日常需求,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大白弟 小修修”志愿者為村民開展志愿服務。

  文化引領,村民參與。在腰涇村文明創建的道路上,大家齊心協力繪就了鄉風和美、景色秀麗的美麗鄉村新氣象,用日復一日的善行善舉澆灌文明之花,使其常開常盛?!跋乱徊?,腰涇村將繼續聚力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充分結合農村實際,發揮主動創新精神,不斷除陋習、樹新風,以廣大村民喜聞樂見、善于接受的方式,育淳樸民風、創文明鄉風,讓文明之風吹拂在希望的田野上,為鄉村文化振興添磚加瓦?!毖鼪艽逑嚓P負責人說。(供稿:上海市文明辦)

【責任編輯:姜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