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悠揚,歡樂疊加。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城門街道聯盟村活動中心,悠揚婉轉的山歌聲響了起來,這里正在舉行的是“家風家訓”主題傳唱活動。
一聲聲深情的山歌聲,唱出了素有“淵明故里,東方田園”之稱的柴桑區悠然致遠的美麗,更唱響了村民們如花一般綻放的幸福生活。
“家風家訓”主題傳唱活動現場。邱穎 攝
近年來,聯盟村以文明村鎮創建為契機,積極探索城鄉文明融合的移風易俗實踐路徑,通過開展各類鄉風文明實踐活動,強化宣傳引導,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有效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雙提升,讓文明芬芳溢滿了全村、覆蓋了全城。
村民參觀鄉賢館。駱道明 攝
“不要彩禮要幸?!?/strong>
日前,聯盟村村民周澤友給小女兒周小妹辦了一場婚禮。與眾不同的是,他們選擇了“零彩禮”嫁女,婚事也是簡簡單單進行了操辦。周家“不要彩禮要幸?!钡呐e動,贏得了鄰里的交相稱贊,在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女兒的幸福是我們最看重的,只要他們小倆口過得好,我們就不想給他們添負擔?!敝軡捎颜f。
周澤友夫妻倆靠著打零工生活,周澤友平時身體不太好,生活捉襟見肘。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外人看來急需要錢改善困境的家庭,卻帶頭抵制高價彩禮,倡導文明新風。
聯盟村村干部說,像周澤友這樣不要彩禮的行為,是村內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成果的一個顯現。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強移風易俗宣傳教育,紅白理事會積極引導,簡化了紅白事程序,大大減輕了村民的負擔。
聯盟村青年參加柴桑區首屆移風易俗集體婚禮。楊風勝 攝
創新實行“一約四會”機制。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通過日常勸導、典型引領、道德教化等系列措施,逐漸形成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模式,甩掉了人情包袱和陳規陋習,成為文明新風建設的助推器。
“接下來,我們將加大上門入戶對移風易俗進行宣傳,號召大家向周澤友學習。同時也會推廣這種做法,讓村民把觀念改變過來,形成崇尚文明、秉持節儉的良好社會風尚。以事實告訴大家,不要彩禮也可以很幸福?!甭撁舜宕甯刹空f。
“我女兒結婚的時候,我就沒有辦婚禮,更沒有收一分錢彩禮。只要是合法的婚姻,以道相交,志同道合,這才是婚姻的實質。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起響應政府號召,踐行移風易俗理念?!编l風文明勸導員程文鋼說。
據悉,今年以來,聯盟村鄉風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宣傳移風易俗25次,勸導村民簡辦婚喪喜事5次,發放《鄉風文明倡議書》380份,調解村民矛盾數次。如今,厚養薄葬、婚喪嫁娶簡辦在當地已成為了一種新時尚,移風易俗樹新風的理念也駐進了老百姓的心坎。
“鄉親間的感情更熱絡了”
聯盟村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很是熱鬧,老人們或是聚在這里舞扇歡唱,談笑風生;或是休閑娛樂、看書讀報……小小的文化活動中心,成為最受村民們歡迎的去處。
“以前,村里風氣非常不好,人們閑時就喜歡打麻將,或者打撲克牌,現在村民的生活豐富了,鄉里鄉親之間的感情也更加熱絡了,互幫互助成了常態?!贝迕耜愇臉s談起村里的變化,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村民參加趣味運動會比賽。邱穎 攝
近年來,聯盟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鄉風民風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為目標,圍繞辦酒不鋪張、彩禮不收受、禮金不攀比、宴請不跟風、喪葬不迷信、煙花不燃放、低俗不參與等“七不”要求,積極穩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各項工作,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大力弘揚時代新風。
以弘揚新時代文明鄉風為主旋律,聯盟村充分依托QQ群、微信群、橫幅、宣傳欄、村廣播、流動廣播車、大喇叭、宣傳海報等載體在全村范圍內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引導。舉行鄉風文明勸導員聘任儀式,把村里德高望重的鄉賢、黨員發展為勸導員,不斷壯大鄉風文明勸導隊伍,定期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目前登記在冊的鄉風文明勸導員已有15人。
鄉風文明勸導員開展移風易俗宣傳。邱穎 攝
從“一時美”變為“時時美”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苯衲昶呦?,聯盟村開展“愛在七夕,留住美好”七夕節主題活動,免費為村里15對老年伉儷補拍結婚紀念照,用相機為他們定格不老愛情。
活動當天,老人們早早地在家門口等著攝影師的到來,他們有的穿上潔白的婚紗,有的身著筆挺的西裝,個個神采奕奕、容光煥發?!斑@是我和我老伴第一次一起拍這樣的照片,太感謝你們了?!甭撁舜迨慕M田代地奶奶激動地說。雖然田奶奶跟老伴一起拍了不少照片,但從未補拍結婚紀念照。拍攝現場,老人們將相伴自己走過半個世紀的另一半的雙手緊緊握住,臉上露出甜蜜燦爛笑容。
通過開展免費補拍結婚紀念照活動,為老年夫妻們彌補了當年的遺憾,不僅幫助他們重溫了多年風雨同舟、相依相伴的美好,更讓村民領略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宣揚文明新風。
“愛在七夕 留住美好”主題活動免費為老人拍攝結婚照。邱穎 攝
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是聯盟村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的主要方式之一。為活躍村民文化生活,聯盟村設置了宣傳欄,不定期更新道德建設、文明鄉村、移風易俗等內容,讓文明之風吹拂。聯盟村積極廣泛開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尊老愛幼”等評選活動,挖掘典型事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把移風易俗工作由村向戶向家庭延伸。
和聯盟村一樣,城門街道的其他村莊,也紛紛利用村廣播、村民微信群、懸掛宣傳標語、村干部上門入戶發放傳單等形式,在村域內常態化開展宣傳活動,引導村民樹立“愛護村莊環境,就是愛護自己的家”意識,營造濃厚的愛護農村人居環境的氛圍,讓村莊從“一時美”變為“時時美”。
如今,漫步在城門街道聯盟村,村居院落錯落有致,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多彩,鄰里和睦喜笑顏開……這些看得見的文明正悄然變化,看不見的鄉風已浸潤人心。(供稿:江西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