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指出,“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闭憬√m溪市第三中學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依托生態教育進行“德育統領、五育融合”的育人實踐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為有源頭活水來——特色資源厚植生態教育沃土
依托學校生態教育資源優勢: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示范學校、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學校、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示范學校,學校擁有以生物標本館為核心,包括植物園、勞動基地、標本制作室等完整的生態教育資源,在開展系列生態活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發揚“夢想三中”德育品牌優勢:響應時代的召喚,學校提出“偉大的中國夢”“美麗的家園夢”“多彩的人生夢”,打造“夢想三中”德育品牌。其中,“偉大的中國夢”是將當代中學生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奮斗目標相統一;“美麗的家園夢”是基于學校的生態教育特色而提出的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目標;“多彩的人生夢”是將生物的多樣性規律引入育人思想,倡導每個學生去追求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以多育并舉為教育實踐基礎:學校以德育為統領,將生態多樣化理念貫穿育人全過程,多育并舉,因才育人,強化體育、藝術等課程,開設日語班、人工智能班等特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育人效果,?;@球隊是蘭溪市的十連冠,每年上百名學子參加體育、音樂、美術等高考升入理想大學。
重“課堂+評價+拓展”——多管齊下探索生態教育實踐
建構“德育統領、五育融合”的主題課堂:一方面,開設生物、勞動、體育等必修課程,另一方面,開發開設植物鑒別、標本制作、物種探源等選修課程,利用校生態教育資源在課堂上踐行“德育統領、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在主題課堂的實施中,以立德樹人為本,以德育人、全面育人,并在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環節設計上挖掘資源,實現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的統一。
學校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作用,并與其他各育融通,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式的貫穿滲透:將勞動教育引入德育中,使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果實,培養責任心;將勞動教育引入智育中,讓學生在勞動中感受、驗證生物學理論;將勞動教育引入體育中,讓學生在勞動中鍛煉體能與腦力;將勞動教育引入美育中,讓學生發現植物的形態美,感受豐收的喜悅……
生物課也不局限于教室和實驗室,植物園、勞動基地、標本館等都可以作為生物課堂,學生既可以在室內課堂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感知生物學的宏觀與微觀知識,也可以在室外課堂圍著植物群落或者動物標本探知來龍去脈,或動手種植和制作,體驗生物的奧秘。
改革“德育統領、五育融合”的課堂評價:課堂設計的評價是指向教師,教師在課堂設計中需要考慮并體現“夢想三中”為統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活動環節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品德的健康發展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化;學生課堂表現評價,在評價主體、內容、方式上力求多樣化,把品德發展擺在首位,堅持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更注重過程性評價考核學生的品德表現和各育發展,還設計了學生成長檔案,一生一檔,通過學生表現的連續記錄實現過程跟蹤等。
組織“德育統領、五育融合”的課外拓展:不僅積極開展生態教育主題的拓展,如標本館的小小講解員及生態社團、滅絕物種的調研等實踐性活動,還組織鄉村歷史、職業體驗、社區管理等非生態教育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師生通過觸摸自然、融合綜合素養等發展自己。
新時代,新教育,新使命。浙江蘭溪第三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以生態教育為載體,高揚“德育統領、五育融合”特色之帆,全面育人,為學生的精彩人生保駕護航。(鄭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