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境
隨著全國各地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開展,合肥市屯溪路小學秉承“博雅精神,兒童世界”的辦學理念,注重頂層設計,強化系統聯動,以“價值引領、項目驅動、特色彰顯”為路徑,探索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格局,加快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力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思想道德建設好,文明風尚滋養心田
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為了避免價值觀教育浮于表面,學校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并針對將價值觀教育融入課程、德育活動和家校合作等方面開展重點研究。
教師有意識、有策略的將價值觀教育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學校通過開蒙儀式、主題隊會和畢業典禮等特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家校合作”,共同培育學生的價值觀。積極開展培育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讓獨立、求是、平等、博愛、自由、擔當成為我校學生精神文明的主流。
升國旗
領導班子建設好,自律勤勉固本清源
學校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建設班子團隊。依托“三會一課”,筑牢思想防線,適時開展集中培訓和專題學習;將“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不折不扣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學校進一步科學設置調整學校組織機構,設立德育處統領學校德育工作,改建課程教學部統領學校教學工作,明確班子成員和各組織機構工作職責,既分工又合作;倡導并組織班子成員帶頭讀書學習,樹立坦誠、信任、協作的團隊精神,把“忠”字裝進心里,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龍樂豪院士和屯小學子互動
教師隊伍建設好,師德師風砥礪初心
以博雅教育理念引導下的博雅教師的“美正和雅”為標準,學校通過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活動,加強教師的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和實踐鍛煉。成立學科指導委員會,形成“名師引領、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的博雅教師培養梯隊。積極開展“青藍工程”活動,師徒結對、互動研討,提高青年教師專業技術水平。
每學期教師要上交《教師個人發展規劃表》,提出近遠期個人發展目標,學校給予有目的培養,實現教師目標成長。積極開展名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等多種教研活動,凝聚集體智慧,選拔優秀教師參加區、市、省優質課競賽,多位教師榮獲省市一等獎。
校園文化建設好,文化育人浸潤心靈
學校是傳遞文明的主要陣地。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舉行“開蒙儀式”,讓學生感知古禮中蘊含的尊師重道之義,引導莘莘學子樹立敬畏之心與向學之志。通過學雷鋒、“童心向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記心中”等主題教育活動,讓堅定的理想信念成為指引學生生命高品質成長的明亮路標。通過開展傳統文化特色活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其成長為具有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少年。
“博雅”教育的提出與實踐得到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認可,在與全國各地知名學校和著名教育學者的交流中得到高度評價,在濃厚的文化內涵浸潤下,學校的校訓、?;?、校歌等文化標識得到了學生、教師、家長們較高的認同度。
入隊儀式
校園環境建設好,人文之美滲透校園
走進校園,草木蔥蘢,清新宜人,映入眼簾的便是精巧可愛的“風能花”在陽光下不斷開合著,絢爛而美妙?!帮L能花”是利用風能驅動的科技之花,更是綻放在屯小校園的里的文明之花。
再往里走,學校的操場——“竹林廣場”,從高層俯視,地面由淡綠色彩磚形成的“竹”圖案錯落有致;而學校的標識色——“校園綠”淡雅、靈動隨處可見;充滿著徽派建筑元素的校園里,“童趣樓”、“儒雅樓”、“博學樓”和“仁愛樓”的命名也體現出學校的育人理念。物華臺、人類文明墻、日新門、富有江南特色的中庭和“青澤園”……校園一步一景、一步一文化,與學校的環境、課程、活動相融合。讓內涵豐富的校園環境浸潤學生心靈,將文化之美滲透到校園環境的點點滴滴。
書法課
活動陣地建設好,多元創建拓展空間
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下,各班結合班級特色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工作,老師、學生、家長群策群力,共同確立班名,設計班徽,制定班規、班訓,布置宣傳展板等,形成班級的育人目標和核心價值觀,老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富有特色的班級公約,與學生一起布置教室,讓班級成為孩子們的“家”,學校變成孩子喜愛、向往的精神家園。
學校具有完善的校園宣傳系統,通過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訂閱號、電視臺、廣播站、宣傳欄開展日常宣傳工作。學校還積極拓展校外學習資源,與合肥市十余家社會教育場館聯系建立校外研學基地,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度嗣袢請蟆?、《中國教師報》、《中國德育》、《安徽日報》等報紙雜志社,以及《新華網》、《人民網》等網絡媒體先后對學校辦學及活動進行報道。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枝頭。如今的屯小在多代奮斗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校園”“安徽省特色小學”“安徽省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薪火相傳,更需稚羽擊長空;春秋走筆,風鵬正舉寫輝煌。將來的屯小必乘勢而上,把文明校園創建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合肥市屯溪路小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