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華亭市:文明實踐浸潤百姓心田
發表時間:2023-03-14 來源:中國文明網

  文明實踐春風化雨,時代新風浸潤心田。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一場場帶著新鮮“泥土味”的政策宣講,一件件有溫度“冒熱氣”的志愿服務,一份份送到群眾“家門口”的文化惠民套餐……在甘肅省華亭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這樣的場景處處可見。

  華亭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引領帶動作用,構建“政府主導、多方支持、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形成聯動性、多功能、便民化的活動主陣地,打造有凝聚力、有戰斗力、有號召力的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實踐之力奏響著文明強音。

  整合資源 實踐陣地深度融合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華亭按照“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陣地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把全域推進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致力于打造集思想引領、道德教育、文化傳承、志愿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明實踐“矩陣”,市、鄉、村均成立組織機構,健全了中心、所、站三級機構網絡,明確各級工作職責,實現了組織體系全域化。

  按照“六有”標準,華亭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利用“四館兩中心”人流聚集、場館聚集、活動聚集的優勢,將工委紀念館、博物館、陶瓷展館、安口砂器體驗館、“非遺”展館、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人民廣場等宣傳文化活動陣地整合使用,形成優勢互補布局。

  城區主干道會“說話”、景點公園能“育人”。漫步華亭汭北路,全長5公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長廊格外醒目。一面面反映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重要論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進模范人物等板塊的展板圖文并茂,吸引路人時時駐足。25座大型景觀小品、64面公益廣告展牌集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形成了人知人曉、見人見事的“施教課堂”和常態長效、入情入景的育人景觀,營造了“抬眼可見、駐足可觀、步步文明”的社會氛圍。

  “建立共享平臺、盤活資源、統籌使用、協同運行、注重實效、不搞土建基建、不搞另起爐灶?!比A亭嚴格對照這一陣地建設要求,分層分類達標提升11個文明實踐所、121個文明實踐站,新改建8個標準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各鄉鎮統籌使用黨員活動室、文史館、農家書屋、鄉村舞臺等資源,廣泛靈活設點布局,124個所(站)實現全部掛牌,目前獲得市級命名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站)2個、示范基地1個,覆蓋全市的集“高效、便民、優質”服務為一體的文明實踐陣地已然形成。

  匯聚合力 志愿隊伍微光成炬

  3月5日的華亭,全城涌動著一片志愿紅。

  早上8時,一個個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早早地活躍在城區的街頭巷尾、社區廣場,或開展文明宣傳、或清掃路邊垃圾、或幫助孤寡老人……“點點紅裝”猶如陣陣春風,溫暖和感動著每一個人。

  而這樣的場景,對于這群“紅馬甲”來說,不過是平常日子的一幕。

  “現在是紅燈,請您退回線內等待?!薄澳?,點擊屏幕上右側這個按鈕就能登錄辦理了?!薄盃敔?,您要的感冒藥給您買來了,都按量分好了?!薄诮煌房?、服務窗口、社區樓宇、偏遠鄉村,隨處可見那一抹抹靚麗的“志愿紅”如及時雨般出現在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身邊,用一張張親切的笑臉、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次次貼心的服務,詮釋著文明的內涵,傳遞著社會正能量。

  文明新風拂面而來,志愿之花處處綻放。華亭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指揮調度中心,構建“1+21+N”志愿服務矩陣,建立志愿者、志愿骨干、志愿隊伍“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創建群眾“點單”,文明實踐中心“派單”模式,推行“一行動一活動”機制,200余支志愿服務隊,14000余名注冊志愿者深入村組、農戶家中收集志愿需求,進行志愿服務,累計開展“佳節尚文明·志愿關愛行”“弘揚雷鋒精神·聚力文明實踐·共享美好生活”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一月一主題”實踐活動1200多場次,以點點星光匯聚成溫暖群眾的璀璨星河。

  培樹典型 服務品牌提檔升級

  組建“三講”宣講隊,開設家庭課堂、樓院課堂、社區課堂“三堂”傳黨音,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城市社區文化街社區文明實踐站分享的經驗做法。

  以幫扶救助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為宗旨,成立7年來,累計幫助因交通事故而失去親人的20多戶群眾重拾生活信心,兩次獲得省電視臺專題報道,帶動全社會共同關注交通事故受害者群體,這是“華亭交通愛心公益聯盟”用實際行動傳遞公安民警服務群眾的深情。

  建成家教指導服務站點142個,組建基層志愿服務隊伍12支,開展主題宣教實踐活動320余場次,開展“百場萬人”家庭教育講座“五進”32場次,受益家長3800余人……婦聯“紅百合”家庭教育文明實踐項目卓越成效。

  一個個閃亮的服務品牌,讓“志愿紅”成為最溫暖的文明底色。華亭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志愿服務隊緊扣群眾需要,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深入拓展“進村入戶宣傳理論、農家小院講故事、田間地頭普科技、鄉村舞臺唱夢想、民事直說解民憂、移風易俗樹新風”六項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培育打造了“華亭交通愛心公益聯盟”、“紅百合”家庭教育、“煤城老兵”“電亮鄉村”“青暖衣冬”等特色鮮明、服務優良的實踐品牌,服務活力和影響力不斷彰顯。目前獲得市級優秀志愿者集體4個、優秀志愿者5名。

  移風易俗 文明新風遍地開花

  夜幕降臨,涼風習習。硯峽鄉土橋村文化廣場上,歌聲陣陣,舞姿翩翩,打牌下棋,其樂融融。村婦女主任馬玉秀正帶領文化宣傳志愿服務隊10多名婦女排練節目,為參與該鄉鄉村文化旅游節活動做準備。

  “以前閑了沒事干,男的湊到一起打麻將,女的鉆成一堆拉是非,感覺烏煙瘴氣的,”農家婦女黃彩紅快人快語,“現在村上活動多,風氣好,感覺心里都敞亮!”

  “我們開展各類宣傳倡導活動以來,明顯感到大家的思想有了大轉變?!瘪R玉秀笑著說,“感覺文明新風真吹進了咱土橋村!”

  “我承諾:婚事新辦,不搞隆重儀式,不設豪華宴席……”2022年11月26日,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面對一份《推行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的承諾書,村民馬龍鄭重地按下手印。

  “婚事簡辦好,家庭負擔減輕了,娃過日子也更有奔頭了!”馬龍父親馬軍紅滿臉含笑。

  馬龍一家不是特例。2022年以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號召和見證下,土橋村先后有5對新人在這份承諾書上按下紅手印,緩解了大操大辦、鋪張攀比帶來的經濟負擔,齊心發展養殖種植等產業,如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鄉村要振興,鄉風需文明。華亭以深化鄉村文明行動為重點,把移風易俗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指導各鄉鎮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級婚喪事宜報備、紅白事登記備案等制度,提升村委會自身能力,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創作編排“遏制天價彩禮、倡導文明婚俗”主題情景劇、小品等文藝節目8個,拍攝微電影1部,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新思想、新政策、新風尚通過文化娛樂活動送到了群眾身邊,讓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鄉風遍地開花。 (供稿:甘肅省文明辦 甘肅文明網)

Scan me!
責任編輯:張 殊凡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