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綜述:贛南大地勁吹文明風
發表時間:2023-02-16 來源:中國文明網

  一場場理論宣講活動春風化雨,一個個道德模范引人向善,一支支志愿服務隊伍引領風尚……行走在江西贛南,文明向善之風浸潤人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既是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是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打通群眾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臺。圍繞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總要求,贛州市堅持高位推動,強化資源整合,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常態長效,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堅強陣地。

  高位推動 陣地建設穩步推進

  走進信豐縣崇仙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整潔有序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這個“1+N”“不設圍墻”的實踐陣地,內設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舞臺、紅色文化展示館、廉政課堂、志愿者服務站、童心書畫室、婦女兒童之家、圖書閱覽室、童心港灣等便民服務室,外建有職工健身室、羽毛球場、籃球場等便民文化設施。各個活動場所全天開放,豐富了全鄉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和氛圍。

  陣地資源是文明實踐活動的依托,近年來,贛州市各級黨委高位推動,高標準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

  齊抓共管,壓實責任。贛州市委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各縣(市、區)黨(工)委書記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志愿服務總隊長。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評、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村(社區)“兩委”班子工作考核、基層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述職評議考核、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以及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標準,壓實縣、鄉、村三級主體責任,形成市級抓推進、縣級負主責、鎮村抓落實工作機制。在2022年度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上,各縣(市、區)委書記和贛州經開區、贛州蓉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等就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現場述職,進一步壓實縣(市、區)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的第一責任人責任。

  保障有力,全域推進。市委印發《贛州市高質量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細化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運行機制等具體要求。整合各方面人員、資金、平臺、項目等資源給予支持。市財政三年共安排1.7億元專項資金,用于鄉村一級所站建設運營,真正做到有機構管事、有專人干事、有經費辦事,推動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擴面、提檔升級。

  在多方合力下,2022年,贛州市提前半年實現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建設目標。目前,全市建成縣(市、區)實踐中心20個、鄉鎮(街道)實踐所311個、村(社區)實踐站4000個,在工業園區、旅游景區、紅色場館等延伸領域建成實踐點800余個,打造了一批“不設墻”的文明實踐廣場、公園、基地等,文明觸角遍植每個角落。

  精準服務 文明實踐彰顯溫度

  “我們上班早出晚歸,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薄耙粚懽鳂I就分心,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這可怎么辦好?”

  為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幫助孩子更加高效地學習。贛縣白鷺灣社區組織持有教師資格證的社區志愿者老師,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線下輔導教學?!敖處熤驹阜?,是我們社區在摸排群眾所需、所想、所盼訴求后,開設的一項文明實踐活動?!卑槥成鐓^實踐站站長王瑛告訴筆者,目前,社區初步建設了一支學科多元、年輕化的教師志愿者隊伍,可以有效滿足多學科的教學需求,該項文明實踐活動也受到轄區居民的好評。

  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全市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志愿服務隊緊扣群眾需要和“急難愁盼”,讓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更加精準,以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著眼“一老一小”,全市建立4264個“親情連線室”,用小窗口辦好服務群眾的大實事,不僅溫暖了留守群體的心,更讓文明實踐有溫度。

  ——依托江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單系統,完成“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志愿服務123萬余次,推動文明實踐延伸至基層“最末梢”,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探索“文明集市”做法,在節慶日、周末、鄉鎮圩日等設立相對固定的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為群眾提供義診義剪、家電維修、衣物縫補、舊物互換等一站式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深受群眾好評。

  一項項聽民需、解民難,富有特色、充滿溫度的文明實踐活動在贛南大地競相展開,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入百姓生活、走進百姓心里,贛州市還從文明實踐“需求側”入手,組織文明實踐員廣泛開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調研,收集群眾意見,建立活動“菜單”,精準對接志愿服務團隊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贛州市還不斷延伸文明實踐的觸角,將文明實踐工作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持續推進高水平文明實踐活動,繪就了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展畫卷。

  創新實踐 時代新風浸潤人心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贛州市在內容、載體、手段、機制等方面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并將其作為加強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將新思想、新政策、新風尚送到人民群眾身邊。

  尋烏縣南橋鎮古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利用晚上時間組織未成年人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激勵引導少年兒童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爭當新時代好少年;興國縣興蓮鄉文明實踐所聯合鄉消防站,每月開展消防技能培訓、消防安全知識宣講、消防安全進校園等活動,手把手教當地群眾防滅火設備的使用方法,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提高了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及遭遇火災的應急處理能力;龍南市程龍鎮程龍村退休教師廖玉山,帶頭組建鎮老年文藝宣傳隊,通過開展打腰鼓、扭秧歌、唱紅歌等傳統活動,挖掘和傳承民間特色文化,推陳出新,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

  基層創造力激發了文明實踐生命力,贛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探索中出特色,在實干中出效果,涌現出章貢區章貢大媽、尋烏縣“聯村共治·法潤鄉風”“文明夜市星期六”、信豐縣“520文明夜市系列活動”、上猶“鄉間夜話”、蓉江新區“紅動星期六”志愿服務等文明實踐品牌。

  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是時代所需,也是群眾所盼。整合法律工作者、文藝工作者等人力資源,開展文藝演出、展覽展示、閱讀共讀、詩歌朗誦等,豐富活躍基層文化生活,傳播健康生活方式;深入開展選樹贛州好人、最美家庭、“環境衛生評比”“道德評議紅黑榜”等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今,在贛南大地,禮讓斑馬線成為常態,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孝老敬親、誠實守信等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志愿服務、無償獻血、慈善捐款、公益活動等一呼百應,贛南大地處處勁吹文明新風。 (供稿:江西省文明辦 江西文明網)

Scan me!
責任編輯:張 殊凡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