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濟寧市把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和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點,高位謀劃,系統布局,梯次推進,勇于創新,一場場走心的文明實踐活動,潛移默化中把健康生活方式植根心田。
夯基固本 推動文明實踐陣地建設
注重頂層設計,印發《關于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健全領導機制,成立市級文明實踐工作領導小組,構建“市縣鎮村”四級書記領導架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和掛點聯系、蹲點調研制度。強化督導落實,制定重點工作項目清單和三級書記任務清單,建立通報制度和約談機制。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文明實踐中心14個、實踐所156個、實踐站4137個,廣泛建設文明實踐基地、公園、廣場、家庭站等陣地2萬余個,配備專管員4789名,實現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
曲阜市推進“百姓儒學”工程,村村建立儒學講堂、文明實踐站。豐富活動開展,拓展建設運河書屋、端信書屋、孝賢書房等一批融合式閱讀空間,推動人氣向文明實踐陣地聚集。創新宣講品牌,打造“杏壇新語”“鄒魯新聲”“兗講樂萬家”等14個系列子品牌。建立月度活動預告發布機制,開展“放歌新時代”“紅色剪紙映初心”等文明實踐活動4.3萬余場次,真正把黨的聲音傳到百姓家、走進心頭上。
創新驅動 探索志愿服務融合模式
強化制度保障,市縣兩級印發志愿服務工作方案、志愿服務工作要點,改進志愿服務總隊方案,配置完善17支志愿服務隊。優化組織形式,制定《濟寧市志愿服務和社會組織融入基層治理工作方案》,實施“網格+志愿服務”模式,推廣“信用+志愿服務”模式,不斷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推動實現基層治理進村入戶到人。注重激勵嘉許,設立志愿服務基金,實施“濟寧禮遇”激勵嘉許普惠計劃,明確15條激勵嘉許措施,通過設立幸福銀行、信用超市、公益基金等增強正向激勵。做實重點項目,市、縣兩級建立項目庫,征集志愿服務項目667個,發布市級示范項目138個。
2022年,全市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8.46萬場次,濟寧市任城區成立“天使”志愿服務隊24小時為特殊群體解決看病就醫需求。創新項目實施,打造文明實踐“五堂模式”:“蒲公英講堂”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儒學講堂”帶動形成“人人彬彬有禮”的社會新氣象;“幸福食堂”讓老年人既要“吃得好”更要“精神好”;“雛鷹課堂”解決兒童寒暑假照護“真空期”的問題;“結婚禮堂”弘揚簡約文明的婚嫁新風尚。
潤物無聲 營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濃厚氛圍
創新推進模式,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工作專班,明確試點推進、提升展示、深化總結、市域推開“4步走”工作思路,印發《關于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實施方案》,將試點工作寫入黨代會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實行掛圖作戰。強化工作指導,建立周調度、月總結工作機制,及時宣傳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提高試點工作水平。推進社會宣傳,創新打造“兩小一大一米線”(核酸小貼紙、小板房、戶外大屏、一米線)宣傳載體,開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大講堂宣講活動3600余場次,策劃開展“曬曬我的好習慣”等主題活動1.5萬余場次;創作《孔子爺爺說文明》動畫短片;拍攝發布“守護心靈線上行 心理健康專家談”系心理疏導視頻10期。深化新禮儀改革,研究形成現代中式婚禮、現代學禮、現代節禮禮儀流程方案、匯報片及現代中式婚禮婚服推薦方案,讓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供稿:山東省文明辦 山東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