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豐城市:文明實踐讓文明新風傳萬家
發表時間:2023-01-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2年以來,江西省豐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充分發揮各單位、鄉鎮(街道)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堅持試點先行,強化示范帶動,勇于探索創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已實現全覆蓋,在堅定群眾信仰信念、融洽黨群干群關系、提升群眾精神風貌、培育時代新風新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唱響主旋律,理論宣講鑄同心


  牢牢把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傳播黨的創新理論這個首要任務和首要功能,大力培育打造“農民講師團”這張文明實踐“金名片”,積極探索“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講理論、講致富、講品行、講新風、講法治、講創新的“六進六講”工作方法,在工作中貫穿新思想,在宣教中聚焦新思路,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最后一公里”。為使黨的政策理論入腦入心入行,農民講師團充分發揮來自農民群眾的優勢,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專長,把“抽象的理論”具象成農民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快板、民歌、“三句半”,用鄉土藝術傳播黨的聲音,有效推動了黨的政策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全市2022年開展政策理論宣講近2萬次,文化文藝演出1800余場,其中“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群眾性思想教育活動500多場,以豐富生動的實踐,唱響時代主旋律,鑄牢黨群“同心圓”。

  凝聚滿天星,志愿服務暖人心


  “志愿”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最有溫度、最有價值體驗、最有道德情感的熱詞。他們活躍在四季、各處,春季助農播種、夏季防溺水宣傳、秋季巡山守林、冬季掃雪除冰;城市路口引導出行、背街小巷清理垃圾、田間地頭宣傳政策,時時處處都能看見那一抹紅色靚影。在志愿精神與志愿組織的凝聚下,他們如那漫天繁星,燦爛明亮,暖人心扉。近年來,豐城市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突出的問題,不斷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探索建立志愿服務積分制度,激發廣大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熱情,提升志愿服務積極性,廣泛開展深受群眾歡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據不完全統計,豐城市共組建945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20萬名注冊志愿者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扶貧幫困、文明城市建設、文體活動等各類志愿服務45000余場次,奉獻了1236萬個志愿時,人均志愿服務時長達62小時?!拔覟槿巳?、人人為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蔚為風尚,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體力量。

  傳播新風尚,移風易俗聚民心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彩禮攀比釀成“天價”、請客講排場比闊氣,這些歪風陋習皆是由個別帶頭,部分效仿,形成攀比,“風靡”全域,最終成為群眾的心頭之痛。針對這些“法律夠不著、道德管不了”的歪風陋習,豐城市將移風易俗工作作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龍頭工程”來推進落實。跟進管理制度,先后出臺《豐城市加快推進綠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豐城市婚俗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豐城市倡導低價彩禮實施辦法(試行)》,進一步健全移風易俗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在制度層面旗幟鮮明進行倡導,構建移風易俗工作新格局;抓住關鍵群體,全面落實黨員干部抵制高價彩禮和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兩報告一承諾”的規定,將抵制高價彩禮和大操大辦列入報備內容,并予以公示;堅持教育為先,組織全市200名文明實踐員依托文明實踐所、站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文明你我”“‘做酒’莫擺闊,腰包傷不起”“抵制高價彩禮,回歸‘本真’彩禮”文明實踐活動千余場,深化文明實踐成果,破除歪風陋習,讓文明新風尚傳萬家、沁民心、聚民心。

  活動有新意,群眾愛參與


  “文明實踐千萬條,吸引群眾第一條”。群眾參與度高低是衡量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水平的基本標準,中心根據群眾需求創新推出“文明實踐五單制”,以公示“菜單”、居民點單、中心派單、所(站)接單、多方評單的閉環服務模式精準對接群眾,開展群眾“心儀”的活動,保證每一場活動都有群眾參與。在文明實踐常態化上,各所、站結合自身實際,立足長遠,化零為整,統籌協調,活動有新意、有亮點。例如在龍津洲街道城崗社區中秋舉辦的“巧手做月餅,誰是‘巧廚娘’”比賽活動中,抓住轄內女性“雖聞其名,未知其做法”的“興奮點”,別出心裁以制作冰皮月餅為賽點,吸引了大批“巧廚娘”踴躍報名,賽后“巧廚娘”們都表示希望社區以后多舉辦這種“新花樣”的活動。儀式是重要的文化載體,是實踐和行動的文化,中心充分運用好“儀式感”這個文明實踐“加分項”,組織各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定期舉辦“文明家庭”“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兒媳”等富有儀式感的評選活動,給予積極參與文明實踐、率先做到文明有禮的居民更多精神激勵,讓文明人有面子,讓向上向善、互幫互助成為全社會的新時尚、新風尚。

  選址有實意,群眾走進來


  中心按照“哪里有人氣,就建在哪里”的選址原則,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3個、實踐站607個,打造群眾可知可感的文明環境,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全覆蓋。在此基礎上,高標準打造精品實踐站253個,其中省級示范實踐站5個;例如龍津洲街道百歲社區,將文明實踐站建設與頤養之家提升相結合,打造文明實踐站與頤養之家相結合的“綜合體”,有效解決了轄內老人行動不便,不能及時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問題。堅持“文明實踐+”的理念,打破“文明實踐只是宣傳工作”的思維定勢,破除各行業部門工作壁壘、條塊界限,吸引行業部門帶著文化站、消防課堂、紅十字會、普法教育基地等組織資源入駐,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理論宣講、科普宣傳、文化活動、技能培訓等功能更齊全、更完善。聚焦“一老一少一困”群體,在實踐所(站)內增添老年棋牌室、童心港灣、技能培訓室等功能室,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成為老有所依、幼有所托、困有所靠,大家都愛來的幸福家園。(供稿:江西省文明辦 江西文明網)

Scan me!
責任編輯:張 殊凡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