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建文化館、電影文化科普館和滿滿 “鄉愁” 的村史館、豐富多彩的睦鄰節,在社區開展“微自治”的“金哨子”和 “紅馬甲”們 …… 一個個鮮活的、可借鑒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經驗,“1+9+N”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在天寧區青龍街道,構建起一個和諧“大家”。
“實境課堂”凝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2013年籌建的村史館是常州第一家社區黨史村史館。進入館內,百年歷史的賬本,手繪老地圖,斑駁的家譜、銹跡累累的農具……一件件物品,記錄著往昔村莊的歷史、見證著時代的變遷。通過走訪280多個老人,收集到很多老物件、老照片。挖掘本地鄉賢和家風傳承,撰寫村志,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青龍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建文化館高頻率開展黨日活動,參與活動的不僅有黨員,還有社區居民。其他區縣團隊頻來參觀、學習,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實起來;道德講堂上,移風易俗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倡導村民們告別陋習和不文明行為,讓文明隨人一起“上樓”;在電影文化科普館里,一場場專家講座、電影活動,將科普教育與文化活動相結合,提升著居民的科學文明素質;國學課堂、親子閱讀、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場接一場,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提供著多層次、沉浸式的“實境課堂”。
“六大平臺”創新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通過志愿服務、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健康體育六大平臺,打造“一所九站”格局和“1+9+N”志愿服務隊伍體系,將網格化社會治理創新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全域覆蓋。
橫塘社區是青龍街道“最年輕”的一個社區,很多居民都是新常州人。在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過程中,連續多年開展睦鄰節活動,將“和”文化基因融入活動中。2021年,由社區社會組織發起,百余名居民共同參與的“mini睦鄰園”項目,利用社區樓下閑置的空地進行DIY改造,為青少年提供自然科普、自然探索的活動基地,獲評“2021年常州城鄉社區治理與服務典型”優秀案例。今年還打造睦鄰廣場、睦鄰紅色書屋、睦鄰樓道等特色站點,繪制成一幅具有青龍特色的“睦鄰地圖”。
“成風化人”涵養時代新風傳遞正能量
從常規到精彩、從社區發動到居民自覺參與,睦鄰友好的氛圍持續蔓延,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關心、參與社區治理,為建設更好的社區獻力獻策,營造美好環境、構建和諧鄰里關系成為一種自覺行動,成為涵養新時代文明之風。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在青龍街道,“志愿服務”四個字耳熟能詳,無論是鄰里守望,還是生態環保,在群眾需要的地方就一定有志愿者的身影?!班徖锸赝敝驹阜贞?,針對轄區孤寡老人和80歲以上失能老人家庭,開展“敲門關愛”行動。由街道退役軍人自發組建的“迷彩燃耀”志愿服務隊,活躍在社區文明宣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上 ……
今后,青龍街道將繼續深耕新時代文明實踐精神,廣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弘揚文明新風中,展現更大、更強的作為,以滿足新時代群眾多方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