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湖北黃石:讓文明之花在實踐中綻放
發表時間:2022-06-15來源:湖北文明網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亮麗的外表,更在于蘊含的文明程度。

  夏日時節,走在黃石各個街道、社區、鄉村,映入眼簾的是奔走在各個領域、各個角落的“紅馬甲”。他們用文藝形式宣講理論政策,用惠民演出豐富群眾生活,用真情服務對接群眾需求,通過開展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發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良好作用。

  近年來,黃石市搶抓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機遇,積極探索文明實踐之路,著眼于凝聚民心、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圍繞群眾需求吹響文明新風號角,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黃石落地生根。

  陣地建設全覆蓋激發文明活力

  8日,記者走進亞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會客廳,不少市民在這里看書、讀報、學習。在二樓的活動室,黃石陽光男生合唱團正在練習表演曲目。

  “2021年1月初,亞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搬入新活動場所,特將一樓大廳改造成小區‘文明實踐會客廳’,如今這里成為居民學習交流、文化宣傳,黨員活動的主要陣地?!眮喒馍鐓^黨委副書記曹欣說。

亞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會客廳

  2020年5月,亞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掛牌成立。兩年多來,文明實踐站積極探索社區居民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條文明新路。

  人口老齡化是全社會的共性話題,在亞光社區也不例外。目前,亞光社區老年人約占60%。

  為了讓老人更好地享受到養老服務,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出抱團養老模式,以“亞光銀行”志愿服務為依托,鼓勵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愛心老人為困境老人服務,探索老人自我服務管理新路徑。

  與此同時,社區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引導老年人參加興趣小組,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通過這些活動讓鄰里加強交流,互幫互助,形成睦鄰友好的良好氛圍。

  “每天茶余飯后,我都會來會客廳和鄰居聊聊天,感覺心情很放松?!本用裰於岁栒f,會客廳已成為廣大群眾的精神樂園。

  在黃石,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還有很多。

  最新數據顯示,黃石市通過整合13個公益場館、18處紅色教育基地、55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985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443處文體廣場、863個農家書屋、6018個文化禮堂等資源,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

  品牌建設匯聚服務民生力量

  3月5日,黃石市舉行了黃石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啟動儀式暨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助力該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

  大冶市創新推行“首單宣講”,已在全市范圍開展“首單宣講”共計400余場次,其中“聽爺爺講黨史故事”示范宣講活動,被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相繼報道。

  陽新縣部署“民有所需、我有所應”主題活動,大力開展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困難家庭的關愛幫扶活動。

  開發區·鐵山區各志愿服務隊扎實開展“佳節尚文明 志愿關愛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常態化深入村(社區)、灣組(小區)面對面開展幫扶、關愛行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打造群眾身邊不走的志愿服務隊伍。

  在黃石,黃石市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黃石藍天救援隊、陽新縣義工協會、“亞光銀行”、 “寶媽幫幫團”、 “銀發宣講團”等一批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的品牌深入人心。

花園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花園路社區是黃石市現有居民區中最老的社區,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如今,有特色有溫度的黨建品牌在花園路社區逐漸形成。

  社區黨委先后建立以“一場一廊一站”為核心的基層治理陣地,根據“物業小區,自管小區,自然灣組”的不同特點,實現了“一區一陣地、區區相呼應”的聯動局面。聚焦服務群眾,動員廣泛參與,充分挖掘、引導培育志愿服務品牌,不斷增強志愿團隊的專業性、示范性、服務性。

“小燕子工作室”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社區以“紅色驛站”帶動“小燕子工作室”“幫幫團”,通過“引領、帶動、傳導、宣傳”的工作模式,加強品牌融合,逐漸形成“花園路上幫幫團”系列特色基層治理品牌,逐步實現以點帶面、多點開花的工作格局。

  健全長效機制推進活動落實

  5月10日,中共黃石市委辦印發《黃石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5月13日,市委文明委全會作專題部署,全面推動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擴面、提檔升級。

  《方案》指出,要不斷完善“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網絡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在街區、商區、景區、園區、廠區、校區、服務窗口、教育基地等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統籌建設學雷鋒志愿服務崗,構建“15分鐘志愿服務圈”等內容。

  5月14日,黃石新時代文明實踐先鋒團第二次會議在黃石日報社召開。會議指出,黃石新時代文明實踐先鋒團是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面旗幟,全市志愿服務各項優勢資源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標下匯聚成一股強大力量,在應急救援、扶危助困、文化文藝、醫療衛生、生態環保、文明宣導等志愿服務活動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持之以恒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是一時熱心、一次熱鬧,而是需要常態化推進、長效化落實。

  為此,市文明委還出臺了《黃石市志愿服務激勵嘉許辦法(試行)》,為注冊志愿者集體購買意外傷害險,積極落實6個方面共27條激勵嘉許政策,引導促進基層志愿服務工作開展。搭建“志愿黃石”云平臺,將志愿者注冊、招募和實踐活動的發布、派單、接單、評單、志愿者星級認定和積分兌換等功能“一網打盡”,形成文明實踐工作閉環。

  精神文明建設已百花齊放,新時代文明實踐正姹紫嫣紅,一個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個創新的陣地,一個個鮮活的載體,正在不斷擘畫著文明黃石的壯美畫卷。

  如今,在黃石,一場場鮮活生動的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百姓生活,一處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串珠成鏈,激發了新時代志愿服務活力,讓文明之風“吹起來”,讓群眾生活“美起來”,讓百姓心田“暖起來”。(黃石日報 記者黃醒塵)  

Scan me!
責任編輯:李歡 賈園園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