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肇慶首個坐落于產業園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四會市江谷精細化工園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揭牌,標志著肇慶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授旗儀式。圖片來源:肇慶文明網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工友理論課堂》線上欄目,為園區職工贈送理論書籍,并舉辦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和生動的理論宣講課。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自肇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切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六進”工作向縱深發展,創新在人群聚集的產業園區、集市等地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點,推動形成縱向覆蓋縣鎮村,橫向輻射黨政群企的“三縱四橫”文明實踐網格,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四會市江谷精細化工園區是肇慶市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的縮影。經過多年發展,園區引進了近百個項目,聚集了大批高精尖人才和產業工人。園區文明實踐站整合了文體中心、報告廳和文化書屋等空間資源,引入宣講團和志愿服務隊,為園區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理論學習、文化文藝、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活動和項目,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筑同心。
四會市江谷精細化工園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園區員工提供了閱讀場所。圖片來源:肇慶文明網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要延伸到哪里。2022年肇慶將繼續加大建設推廣力度,在全市建設7個工業園區(廠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通過整合縣級資源、下沉市級資源、鏈接省級資源,廣泛開展好文明實踐進園區活動,著力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更強勁的精神動力,更好服務市委、市政府“產業強市、項目為王、園區為母、企業第一”中心工作。
在四會市江谷精細化工園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圖片來源:肇慶文明網
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丁凡介紹,協會將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與省各文藝家協會、院團互動,推進“采、創、送、種”相結合,帶動更多的文化文藝資源下沉園區,扎根基層,服務群眾。
文藝匯演。圖片來源:肇慶文明網
據悉,今年來,肇慶市共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園區活動6800多場次,建立完善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調度機制,形成了市級文明實踐資源“項目庫”,針對產業園區的特點,因人而異定制“個性套餐”,吸引園區群眾參與,活躍園區文化生活,讓群眾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努力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當天揭牌活動由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廣東省戲劇家協會、肇慶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肇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肇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協辦,中共四會市委宣傳部,四會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承辦。(肇慶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