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安徽合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擴面提質
發表時間:2022-05-05來源:文明合肥微信公眾號

  安徽省合肥市堅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著眼四個“強化”,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擴面提質。

  “夯基固本”強化基礎提升

  加強陣地建設,深化拓展市級指導中心、縣級實踐中心、鄉鎮(街道)實踐所、村(社區)實踐站四級工作體系建設,目前合肥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800余個,基本實現“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平臺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設目標;開展“合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創建活動,評選示范所54個,有效帶動各級爭先創優、達標升級。強化制度保障,健全市、縣、鄉、村“四級書記負責制”,分層完善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生動局面。堅持共融互促,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與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史館、廉政館、鄉賢館、婦兒之家等基層陣地融合發展,根據工作需要統籌使用,有效盤活資源、提高使用效益。

合肥市廬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凝心聚力”強化思想引領

  主題活動筑同心,聚焦慶祝建黨100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四個百”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結合3·5學雷鋒日、端午節、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節、12·5國際志愿者日,開展“永遠跟黨走 文明實踐行”“傳承革命星火、爭做時代新人”“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主題活動,有效激發人民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理論宣講化人心,創新“空中黨課”“流動課堂”“紅色板凳會”“黨史隨身聽”等宣傳形式,發揮“模范好人”“百姓名嘴”以及文化志愿者的作用,2021年共開展微宣講、巡回宣講6740余場,打造面向農村的“沒有圍墻的大學”,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文化供養暖民心,著眼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2021年廣泛開展全民文化月、中華經典誦讀、情暖敬老院、周末大舞臺、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鄉村廣場舞等文化活動4500余場,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合肥市文明辦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題活動。

  “精準對接”強化為民辦事

  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圍繞疫情防控、疫苗接種、防汛抗洪、濕地保護、文明創建、平安合肥等重要任務,廣泛開展“一線服務零距離 文明實踐在身邊”“走街串巷 行走合肥”等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圍繞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雙職工子女、貧困人口、臥病人員、外來打工人員等重點人群,開展幫殘助老、扶幼助弱、脫貧助學、“五彩假日”托管等志愿服務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圍繞文明餐桌、文明祭祀、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重點事項,深入開展“共建餐桌文明”“倡導文明祭祀 保護生態環境”“交通安全進校園”等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尚。

合肥市在全省率先試點“五彩假日”暑托班文明實踐活動。

  “創新創造”強化示范引領

  堅持創品牌、創特色、創亮點,成立全省首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培訓學院,打造瑤海區“小巷管家”、廬陽區“廬大姐幫您忙”、蜀山區“蜀山區同心”、包河區“包大姐”、肥西縣“百姓勤務員”等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持續推進文明實踐工作上網,實現派單、點單、接單、評單等“一網通辦”,讓文明實踐活動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相映生輝。充分激發各地創新活力,肥東縣文明實踐六流程“誓、唱、誦、聽、講、看”入選全省文明實踐經典案例,廬江縣推出“文明實踐所(站)分類定級”模式,巢湖市建立文明實踐常態化聯席會議機制,長豐縣成立文明實踐中心專家工作室,肥西打造“1+19+N”模式志愿隊伍,有效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創新性發展。

瑤海區“小巷管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成立。

Scan me!
責任編輯:姜 麗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