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文明實踐標注城市文明“新刻度”——甘肅省武威市求實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新路徑
發表時間:2021-05-18來源:武威日報

  文明是新時代城市發展的亮麗底色,而蓬勃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這底色厚重而深邃。

  從省級試點縣到全國試點縣再到市級試點縣,甘肅省武威市每一次都有新的突破。先是民勤縣被列入全省第一批試點縣,然后民勤縣又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試點縣,再又是天??h被列入全省第二批試點縣,接著涼州區、古浪縣也作為市級試點縣(區)啟動了試點工作,全市各縣區積極爭做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探索者”。

  在探索中,武威市以全縣(區)域為整體,以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為單元,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打通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工作機制、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引導機制,整合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臺載體、項目活動,把試點工作融入到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加快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用服務人民、助推發展的實際行動彰顯試點工作的實際成效,推動了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改革創新,不斷標注城市文明的“新刻度”。

  統籌資源,擴大文明實踐經緯度

  整合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鄉村舞臺、農家書屋等陣地設施;匯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人故居、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統籌志愿者、“五老”人員等各方面力量;打通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五大平臺”……在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過程中,武威市盤活激活現有的資源,打破界限,提高縣、鄉鎮、村三級公共服務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益,實現“一個中心,一個主題,多種使用”。

  整合陣地資源。武威市按照有組織、有陣地、有隊伍、有平臺、有機制、有成效“六有標準” 整合利用文化站、村(社區)活動場所、黨員活動室、道德講堂、鄉村大舞臺、農家書屋、村史館等資源,設立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服務陣地和平臺,全市新建、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355個,打造市級基層理論宣講示范點16個。整合利用黨校、中小學校等陣地資源,打造科學理論宣教、生態文明實踐等6大系列26個教育實踐基地。同時統籌利用遠程教育網絡、“空中課堂”、各級各類學校、文化體育場(館)、科技大篷車、法律服務中心等各類資源,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體健康、宣傳推廣、科技科普、法律服務“六大平臺”,整合利用初心教育館、防沙治沙紀念館、鄉村記憶博物館、文化活動廣場等陣地資源,打造科學理論宣教、生態文明實踐、農耕文明傳承、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素養實踐等6大教育實踐基地,精心打造實踐活動陣地,在平臺建設上聚焦發力。

  同時,成立武威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組建市級志愿服務分隊10支,組建縣區級志愿服務隊39支、鄉(鎮)村(社區)志愿服務隊750多支,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防疫抗疫、制止餐飲浪費等志愿服務活動。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共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9330多場(次),參與志愿者達29.55萬人(次),為全市“零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

  落實責任,上下聯動聚焦發力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黨的領導是根本,頂層設計是關鍵。

  武威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突出黨建引領,強化頂層設計,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指導組,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逐步完善協調聯動、督查指導、考核獎懲等各項制度,建立17個成員單位掛點指導2個試點縣、37個鄉鎮試點工作的責任機制。民勤縣、天??h分別被列入全國和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并被評為2020年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優秀縣。

  為落實責任,各縣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由縣區委書記擔任中心主任和志愿服務總隊隊長,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強化組織領導,推動上下貫通、全盤聯動;在宣傳部設立辦公室,宣傳部部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各縣區在全省率先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事機構,并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分別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實踐站,由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所長、站長,鎮、村黨組織書記對照清單,抓實踐站所建設、抓活動組織開展、抓工作任務落實。

  為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實到位,武威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標準,實行“一月一排名、一季一考核”,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制定改進措施,推動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精準對接,文明實踐接地氣

  “請志愿者幫助清理田間大量的廢舊地膜?!鼻安痪?,天??h西大灘鎮上泉村村民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微信小程序的點亮心愿窗口,向鎮文明實踐所進行“點單”,鎮文明實踐所得知信息快速“派單”給鎮生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第一時間“接單”后,趕赴需求服務現場,不到兩個小時,所有廢舊地膜全部清理,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普遍贊譽和好評。

  文明實踐貴在“做”,重在“實”。武威市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突出利民惠民,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開展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規劃、基層所站組織實施、志愿服務隊伍各展所長、志愿服務站點承接落地的志愿服務工作體系,印發為民服務“連心卡”,設立群眾“心愿墻”,廣泛收集群眾“微心愿”,實現群眾“按需點菜”與志愿者“服務上門”的有機統一,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個性化需求,讓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更加精準,推動文明實踐觸角延伸至基層“最末梢”。同時,著力搭建集人員、項目、規劃于一體的志愿服務平臺,切實加強培訓交流、嘉許激勵和關愛禮遇,推動志愿服務提質增效,引導志愿者在基層沉下心、扎下根。

  為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武威市還注重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把文明實踐中心作為加強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抓手,著力樹立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

  歷經兩年多的發展,武威各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現了全覆蓋,建成105個實踐所、1115個實踐站,發展了近800支志愿服務隊,開展了數千場文明實踐活動……蓬勃開展的文明實踐活動,精準對接百姓需求的志愿服務,務實創新的探索實踐,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的“武威樣本”正愈發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不論是 “公民道德銀行”還是“文明股”獎勵機制,不論是“4點半課堂”還是“文明家庭檔案”,不論是“馬背上的宣講隊”還是“干部大講堂”……這些富有特色的創新實踐,都彰顯了武威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取得的經驗和成效。

  以文化人 理論宣講潤物細無聲

  “拿起三弦定好了音,唱一段涼州賢孝給大家聽。今天不把別的唱,我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一個宣講……”一大早,國家級非遺項目涼州賢孝省級傳承人董永虎家中坐滿了前來聽曲的群眾,當天董永虎傳唱的是經過改編的涼州賢孝,全段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融入其中,用地道的涼州方言唱出黨的好政策,讓在場的群眾樂在其中,領會其中。

  “今年草原上雨水比較好,水美草肥,我們要保護好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天??h“馬背宣講小分隊”跋山涉水,深入牧民家中,從政策宣講到產業培育、子女就學、勞務輸轉、民事調解、文化下鄉等多個方面開展服務,自覺當好黨的政策的“播音員”、幫困解難的“服務員”。

  ……

  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過程中,武威市不斷創新形式,全市上下分眾化、互動化組織開展理論政策宣講,積極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機關、進鄉鎮、進街道、進社區、進村組、進企業,用接地氣的形式宣講黨的最新政策,用生動的群眾宣講互動把新思想、新理論播撒到百姓心間,把黨的“好聲音”唱響基層每個角落,讓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家喻戶曉。

  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生態環保、文旅融合發展、創建文明城市……一系列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政策和惠民服務,在一支支宣講隊、一段段微視頻、一次次微黨課的宣講中,變得更加熟悉。

  為培樹文明新風,武威市還立足文化深厚底蘊,大力傳承鄉賢文化、發展地域特色文化,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讓群眾在多姿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

  突出特色 在品牌打造上聚焦發力

  “每做一件好事,就能獲得積分,存入‘公民道德銀行’,所獲得的積分還可以兌換生活用品,這個銀行很受大家的歡迎?!比ツ?1月,民勤縣泉山鎮復成村三社村民許爾海在“泉山鎮公民道德銀行”兌換到了所需的物品后高興地說。許爾??谥械倪@個銀行不存錢,專存新時代文明新風尚,包括儲蓄義務、儲蓄友愛、儲蓄孝道、儲蓄誠信、儲蓄勤儉等五大類60個積分小項,內容涵蓋群眾日常行為和關于民風的方方面面。

  “公民道德銀行”是武威市培樹文明新風的特色品牌,也是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探索的一個縮影。

  為有效解決農村道德領域存在的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突出問題,武威市還積極探索設立“德治理事會”,組織開展“爭做誠信戶、爭創誠信村”活動,從“熱心公益、遵紀守法、合法維權、鄰里互助、勤勞致富、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移風易俗、環境整潔”等方面細化“誠信戶”標準,定期進行評價,并為每個農戶建立誠信檔案,組織農戶簽訂“誠信承諾書”,堅持“一月一評價、一季一公開、一年一通報”,逐月進行量化評分,并將結果計入農戶誠信檔案,定期發布誠信“紅黑榜”,完善聯合激勵懲戒機制,對“誠信戶”在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就業服務、項目支持、銀行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提供更多便利服務,對失信農戶在信用貸款、子女參軍、申報項目等方面進行聯合懲戒、約束限制,實現了教育和實踐相統一、激勵和懲戒相結合,使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近年來,武威市立足實際,緊貼群眾需求,從“小切口”入手,探索打造“文明股”獎勵機制、“文明家庭檔案”、“4點半課堂”等,以品牌活動、品牌項目、品牌團隊吸引、匯聚群眾,探索總結出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文明實踐品牌和經驗做法。

  務實創新 推動文明實踐常態長效

  舉辦“干部大講堂”、 建立“星期二夜?!睂W習制度、設立培訓實踐學院……武威市結合自身實際,圍繞整合資源平臺、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建立常態運行機制、強化政策支持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常態長效化發展。

  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中,武威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原則,充分利用專業學校、新型農民培訓學校等機構的師資力量、培訓資源,在全省率先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暨志愿服務培訓學院,扎實開展志愿服務培訓、項目孵化、經驗推廣等工作,幫助志愿者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設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通過爭取上級財政支持、縣財政統籌劃撥、干部群眾捐助、社會企業贊助等相結合的辦法,先期籌措資金12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探索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建立獎勵扶持辦法,資助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項目,回饋激勵志愿者,幫扶禮遇道德模范,表彰獎勵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兌換道德誠信積分,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可持續、常態化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還創辦農民夜校,通過建立“小組課堂”“田間課堂”“指尖課堂”等,宣傳黨的科學理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法律法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廣現代農業知識、優秀民俗文化,推進鄉村思想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創建、文化傳承發展,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提升群眾精氣神,煥發鄉村新氣象。

  不僅如此,武威市還在縣級層面每月確定1個專題,舉辦1次“干部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黨員干部作專題輔導,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民勤落地生根;在機關層面,建立“星期二夜?!睂W習制度,機關單位黨員干部“一周一學習、一月一研討”,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時,按照“一月一主題、一周一活動”要求和“1+3”模式,每月開展1次集中志愿服務活動,每月開展3次分眾化、專業化的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優質資源、服務力量下沉基層、服務群眾,推動文明實踐常態長效發展。

Scan me!
責任編輯:楊 學靜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