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一講家風。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每到周六,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合室鄉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長治當代鄉賢”蔣彩玉的“小院講堂”都會按時開講。
2016年,蔣彩玉將自家的5間堂房騰出2間,1間作為圖書室,藏書1100余冊;1間作為“小院講堂”“道德講堂”,宣講政策理論,弘揚新風正氣。
一間小院、幾條板凳,便延伸出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陣地。
67歲的蔣引枝,是合室鄉合室村人,一直堅持參加蔣彩玉辦的“小院講堂”。
“我從小脾氣不好,一不順心就瞪眼,動不動就生氣,在家里就是個‘手榴彈’,鬧得一家人都不開心。更讓人心煩的是,心情不好就失眠,就生病,一年四季老吃藥?!毕肫鹨郧暗淖约?,蔣引枝有些不好意思。
“想要別人笑,你先自己笑;想要矛盾少,多看別人好。這些道理我都是在彩玉姐的課堂上學到的,把我心里多年的疙瘩都解開了?!笔Y引枝說。
現在,蔣引枝一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婆婆寬容厚道,媳婦孝順有加。
談到蔣引枝,蔣彩玉十分形象地說:“引枝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以前的‘手榴彈’變成了如今的‘開心丸’,這都是‘小院講堂’的成果!”
合室鄉堡頭村,78歲的路菊花,老伴去世已十多年,五個孩子都結婚成家,現在跟小兒子在一塊兒生活。小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兒媳經營著一個家庭幼兒園。本來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卻總是因為婆媳關系鬧矛盾。
路菊花說:“聽了彩玉的課,我現在每天笑呵呵地跟兒媳說話,高高興興做飯、做家務,感覺身體比年輕時候還好。我還用學到的東西引導孩子們,感覺自己也傳播了正能量?!?/p>
目前,“小院講堂”已開展了230多場,受眾1萬余人次。蔣彩玉說:“一開始來聽課的人并不多,幾堂課后發現原先聽過課的人竟然把自家人也拉進了課堂,聽課的人越來越多,常常是兩間屋子座無虛席?!?/p>
2018年,村里把觀音閣修葺一新,設立了村級文明實踐站,蔣彩玉又被請到村里的大講堂。兩個課堂交替講課,冬天自家有暖氣在家講,春夏天氣暖和就在實踐站講。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就建在哪里;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就延伸到哪里。
潞城區精神文明創建服務中心主任郝海霞說,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我們發現這種在小院里開設講堂的形式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更容易講到群眾心里。于是,我們就在中心、所、站基礎上,延伸出更加接地氣的農家小院為實踐“點”,達到了“時時宣講、處處宣講、事事宣講、人人聽講”的效果,打通了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
“每次我只講一兩個小故事,用咱老百姓的話,把正能量在鄉村樹起來?!痹谑Y彩玉看來,她的小院被設立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后,鄉親們進牌場的少了,進書屋、講堂的多了;鄰里矛盾糾紛少了,互敬互助的多了;八卦家長里短的少了,關心國家大事的多了。
如今,在潞城區,農家小院、房前屋后、街頭巷尾、田間地頭都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當代鄉賢、道德模范、草根藝人紛紛登臺亮相,以講故事、說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理論、說政策、話發展。(記者 楊玨 通訊員 伏沼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