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吉林省通化縣西江鎮黨委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 吳忠樺
【奮斗足跡】
2020年冬至日,按照實踐所計劃安排,我來到包保村太平村實踐站,為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鄉親們聽得特別認真,還和我一起談感受、談收獲、談前景,幾名產業大戶對明年的種植項目也是滿懷信心。當天的氣溫雖是零下20余攝氏度,但大家心里都熱呼呼的。
2018年,吉林省通化縣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作為鎮黨委書記,我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試點兩年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始終在我肩頭。
“如何讓文明實踐在鄉村扎根”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縣實踐中心的指導下,我結合鄉鎮實際,運用“傳、樹、幫、樂、倡”五種方式,傳播黨的政策理論、樹立文明觀念、幫助脫貧致富、豐富娛樂生活、倡導移風易俗,以此推進文明實踐工作。
為解決“有人干”的問題,我帶頭注冊志愿者,組建“小鎮有愛”志愿服務隊,由我擔任隊長,全鎮黨員干部、產業大戶、鄉賢骨干紛紛成為志愿者。說實話,志愿服務對于我們來說是個新詞,大家不知道該干什么。因此,我們從環境清理、助耕助收、矛盾化解等群眾身邊事入手,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2020年疫情期間,志愿者們成為抗疫的骨干力量,開展排查和疫情防控工作。
為傳播好黨的創新理論,我帶領“草根宣講員”深入田間地頭,坐在農家炕頭,為群眾講解政策理論。為了讓基層群眾理解得更透徹,我們發動文藝志愿者編寫快板、三句半等,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引導農村群眾樹立文明觀念、養成文明習慣是文明實踐工作的重點。我們實踐所結合“美麗庭院 干凈人家”活動,在全鎮評選出“美麗庭院”530戶、“干凈人家”640余戶、“西江鎮好人”130余人。太平村實踐站專門建立了村史館、紅色文化長廊,文明風尚日益濃厚,2020年榮獲了“全國文明村”的榮譽。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泵裰鞔迨鞘〖壺毨Т?,為盡快幫助其脫貧,村實踐站集思廣益,確定了發展食用菌、中藥村、木耳等產業,鼓勵和引導剩余勞動力到鎮里的“西江月”農村綜合體項目務工,2019年民主村順利摘帽。如今,在實踐所的引領下,太平村的江達采摘園、岔信村的大榛子、民和村的“金手指”項目都日益壯大,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2019年,農歷臘月十七,由于低溫干旱,岔信村的自來水一滴也沒有了,村民得到幾里地以外的山溝里挑水吃。村實踐站及時籌措3萬元資金,為村民打了一眼160多米深的水井,讓大家在春節前吃上了干凈的深井水。鄉親們還自編了一首順口溜兒:“村里成立實踐站,為民辦事務實干,吃水不忘挖井人,百姓心里直點贊?!?/p>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我真切感受到了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也深深感受到了農民群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向往。我將緊緊圍繞農村基層實際,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鄉鎮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記者任爽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