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江西吉安:耄耋老人采茶劇場守初心
發表時間:2020-10-16來源:吉安縣委宣傳部

  “原汁原味的采茶劇,土生土長的演藝人,自編自導的新節目,不折不扣的業余班”……秉持這一辦團理念,年近90歲的歐陽廣安帶領江西省吉安縣固江鎮農民采茶劇團已然走過了14個春秋。

  歷經磨難 為采茶劇事業奮斗終生

  1931年11月出生于吉安縣固江鎮的歐陽廣安一生坎坷,他早年曾在省歌舞團、省文化創作室、省畫報社及《江西文藝》編輯部工作。但因歷史原因,他被下放至九江賽城湖墾殖場勞動,后又回到吉安縣固江鎮務農。

  放不下采茶劇的歐陽廣安,在家務農的日子并沒有閑著,他一面收集基層群眾的好素材,一面堅持參加排演文藝節目。在1979年,48歲的歐陽廣安被分配到吉安縣采茶劇團工作,由于農村生活勞動時收集了大量素材,他陸續編寫了《梁成輝打案》等一批具有吉安特色的采茶劇,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工作的短短12年時間,他創作的劇本多次獲國家、省、市大獎,其《槍聲里的歌聲》《漫漫風雨路》榮獲第二、三屆玉茗花戲劇節編劇二、三等獎,1991年成為國家二級編劇。

固江鎮農民劇團在田西村表演《包公賠情》。

  退休后,歐陽廣安重回老家固江鎮,他筆耕不輟,接連創作的《紅顏命》、《魂兮歸來》分榮獲第四屆、第五屆玉茗花戲劇節編劇二、三等獎。

  歐陽廣安總是說,他要一直寫下去,直到自己拿不起筆的那天,要拼盡全力把吉安的采茶劇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了解茶劇、欣賞采茶劇、喜歡采茶劇。透著一股堅定和執著勁頭,歐陽廣安依舊在不停地編寫采茶劇,保持著每年4-5個小戲或者1-2個大戲的產量。

  滿腔熱血,為農民采茶劇團嘔心瀝血

  將時間倒回至2006年冬天,固江鎮街道幾位愛好采茶劇的老人冒著嚴寒跑到歐陽廣安家中,惴惴不安地說道,“您能否帶我們一起辦一個采茶劇團”。

  “好”!沒有一絲猶豫,歐陽廣安鼻子微微發酸,不自覺涌出的淚水在眼睛里來回打轉,激動地說道,“我是搞采茶劇編導出身的,我來免費做編導,我們一定要把采茶劇發揚光大,這個劇團就叫固江農民采茶劇團吧”。

  劇團成立之初,面對無資金、無專業戲曲演員,無專業樂師的窘境,歐陽廣安多次向當地黨委、政府及上級文化部門尋求幫助,聯系固江鎮在外知名人士、好心人進行募捐。在有關部門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劇團終于將幕布、燈光、音響、樂器、服裝等硬件設施配齊。

固江鎮農民劇團在田西村表演《家和萬事興》。

  節約經費開支是保障劇團持續運轉的重中之重,歐陽廣安始終要求大家過緊日子,他以身作則,堅持自己創作、自己編演,并與大家一起走路下村演出,場場不落。

  為了節省劇本排版和打印費用,2015年,歐陽廣安在84歲的年紀,自費購買了筆記本電腦,自學進行電腦創作。白天排練,晚上編寫,每年劇本都不一樣,今年又想明年戲……

  顧不得家人要他在家安享晚年的勸說,憑著一腔熱忱,他硬生生將一支業余的農民采茶劇團打造成了遠近聞名的文藝演出隊,并且成為全縣唯一一支五星級劇團。

  堅守初心,為宣傳黨政方針不遺余力

  歐陽廣安常說,在黨的領導下,百姓豐衣足食,農村煥然一新,他要做好黨的宣傳員,讓更多的群眾感恩黨、感謝黨,讓農民物質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足。

歐陽廣安夜晚在電腦前創作。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以小節目蘊含大道理的創作思維,結合脫貧攻堅、掃黑除惡、人居環境整治等社會熱點和群眾關心的問題,歐陽廣安善于運用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傳播社會新風尚,讓群眾在欣賞節目之余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他創作的作品中,有展現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的戲曲《啞漢背妻》《憨茍相親》;有關注城鄉衛生整治,諷刺亂倒垃圾的小戲《自食其果》;有以劇說法引導群眾知法懂法的《拾兒記》《奇冤十五貫》;有反對家庭暴力的《家和萬事興》等等一大批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教人從善從良的作品。他還主動參加各類宣講活動,積極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百姓語言講述百姓文化。

歐陽廣安在楓墅村參加傳統文化宣講。

  劇團20余位成員都是農民,家庭瑣事繁多,人員素質不高,為穩住這支演員隊伍,他經常幫助劇團中有困難的演員,針對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成員,歐陽廣安會經常去看望,有時還會拿出一部分退休金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在他潛移默化影響之下,劇團中每一個人都被“共同的榮譽”所吸引,以體現人生價值為終極目標,盡心盡力演出,自覺成為黨的政策宣傳員。

  群眾看戲,政府買單。得益于黨的好政策,固江鎮農民采茶劇團這顆被點燃的火種正愈發閃亮!

Scan me!
責任編輯:賀 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