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天津市津南區雙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紀實
發表時間:2020-10-06來源:天津日報

  廊亭外,曲徑邊,芳草碧連天,花香沁心田。居民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個指引,透著熱情,帶著溫暖。這是走進雙新街道撲面感觸到的百姓新家園和新生活。

  雙新街道隸屬天津市津南區,近2萬戶、4.5萬常住人口,是以保障性住房為主的大型居住區,環抱于天津市雙城生態屏障的半壁江山之中。

  然而,誰能想到,5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地處城鄉接合部,沒有居委會,環境臟亂、管理無序,居民牢騷滿腹、與物業間矛盾重重,信訪率居高不下,很多居民買了房都不愿意來住。

  沿著總書記“三個著力”的把脈指向,2015年,雙新街道辦事處和黨工委相繼成立,2019年,隨著全國試點的確定,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播撒到這里,曾經的“三不管”地帶正褪去“夙昔”,悄然蛻變。

  在體育公園、小區廣場打造“實踐廣場”,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應急體驗館建立“實踐點”,在“紅色樓門”設立居民圖書角、歇腳聊天室等“實踐角”,便民共享生活圈正在形成。

  在居民社區,嵌繡在綠植中和石階旁的“身邊好人”、“優秀黨員”、“文明之家”、“家風家訓”故事,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每一個空間都有笑臉、每一個角落都有故事。

  圖書吧、書畫室、手工坊、家門口藝術大學等等,都是文明實踐的陣地,向居民敞開大門,各類志愿服務周周有計劃、天天有活動,成了居民“網紅”打卡地。

  “今兒,你參加志愿服務了嗎?”成了居民的“見面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成為共識,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

  車頭引領──

  “沒有什么比社區群眾的勠力同心,給予我們的支持更有力量?!?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雙新街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18個小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也曾是雞犬相聞、鄰里不識的局面。

  剛開始街道黨工委一班人帶著黨員干部,抓黨組織建設、抓環境治理、抓隱患排查、抓民生保障……分片包干、各管一攤,加班加點,辛苦是“家常便飯”,社區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可最終沒能擺脫社區干、群眾看的困境。

  “新時代文明實踐正好給了我們一把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金鑰匙’,統籌街道資源、整合部門力量,形成合力,關鍵是黨員干部要有行動力和執行力,給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比行聲r代文明實踐骨干培訓班后,雙新街黨工委書記王一娟開了竅。

  黨工委班子統一思想,把文明實踐融入黨建引領、文明創建、社會治理,一張文明實踐的清晰藍圖徐徐展開……

  “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問題不過夜、矛盾不上交”成了街道和社區黨員干部的工作目標,“干部走下去、問題兜上來、件件有回應”成了為民解題的長效機制。

  群眾利益無小事,空巢老人、困難戶,家中有變故、小孩無人照顧……都上了街道和社區的為民解題臺賬。黨員干部與群眾結對子,成立“搭把手”幫扶組,把群眾當親人,把老人當家人,這樣一來,就沒有解不開的事。

  萬盈家園社區獨居老人金奶奶剛失去老伴,在最痛苦無助的時候,搭把手幫扶組來了,春節前幫著搞衛生,疫情期間送菜送藥送口罩,平時到家聊家常、噓寒問暖,還給家里安了報警器。

  “感謝黨、感謝社區,給我那么多照顧,我真的好感動,好溫暖,你們比我孩子還親?!苯鹉棠滩坏叱隽说凸?,還主動加入了社區“一家親”志愿者隊伍。

  疫情期間,怎樣才能隔空不隔愛?街道黨工委又出新招,建一張“微信網”搭起連心橋,在入戶排查的時候,社區黨員干部用自己的鐵腳板遍訪千家萬戶,經過多輪走訪,用微信群連通了街道94%的居民,余下6%不會使用微信的老年人,也為其建立了線下服務檔案。

  今年大年三十,社區居委會燈火通明,一場硬仗拉開帷幕。小區封閉、病人送醫、老人買藥、居家送菜……一個接一個難題突然拋向了社區。

  雙新街道7位社區書記都是女將,平均年齡33歲,有的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帶著鋪蓋卷住進了居委會;有的身懷六甲依然忙前跑后;有的得了慢性闌尾炎,忍著痛、帶著藥堅持頂著……她們每天帶領黨員干部走門串戶摸民情、聽民意、解難題,成為疫情期間流動在街道社區的一道最溫暖亮麗的風景線。

  “沒有什么比社區群眾的勠力同心,給予我們的支持更有力量?!比f盈家園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欣鴻深情地說。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這樣一支鐵打的“娘子軍”,贏得了百姓的交口稱贊和信任。

  匯聚力量──

  “閉著眼睛,我都能摸到雙新的每一條街,因為文明實踐的點位都在我心里?!?

  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河。

  從街道黨員到退休干部,從教師到文藝工作者,從草根作家到律師……雙新街里的“能人”紛紛加入志愿服務大軍,學習宣傳、文化健身、互幫互助、文明風尚……16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團隊,700多名志愿者活躍在街道社區,匯聚成磅礴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建共享力量。

  一本沉甸甸的《邊疆紅作品集》,在雙新街幾乎家喻戶曉,作者是“金牌宣講團”的高產作家。搬到雙新街道之前,邊疆紅用10年創作了近200首作品;來到雙新街3年,老人就寫了100篇。

   邊阿姨的許多作品,被“金牌宣講團”排成節目,在社區里演,在“美麗雙新”微信公眾號上播出,成為居民們了解時事、掌握黨的政策的一個便捷途徑。

  “金牌宣講團”骨干王勝利是一名有著43年教齡的老黨員。如今,他依然抱著孫子的高中課本學習歷史,溫故知新?!拔夷挲g大了,但是思想不能退化,還要與時俱進,不斷自我革命。身居雙新,心系雙新??吹诫p新的變化,我由衷地高興,每天都有收獲?!?/p>

  “金牌宣講團”用“百姓嘴”、“百姓話”,舉辦了160余場宣講,用“講故事”“詩歌朗誦”“天津快板”“三句半”“數來寶”等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雙新街道,志愿服務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常態化的居民自治行為?!斑h親不如近鄰,遇到問題,在社區里就能找到解決辦法?!?/p>

  業主許先生被房屋漏水的問題困擾許久,與開發商多次交涉無果?!耙患胰苏{解團”和社區共同組織了一場業主與開發商的調解會議。作為調解團主力,退休律師李玉枝根據業主需求,建議讓開發商進行淋水實驗,確定漏水原因、查找責任主體。最終,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李玉枝基本上每天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上班,“別人還以為我在這拿工資呢,其實我就是覺得社區干部真心為居民服務,都很辛苦,我退休沒啥事就來幫幫忙?!?/p>

  新時代文明實踐,讓雙新街道趟出了一條政治、德治、法治、智治、自治多元共治的創新之路。

  周末的晚上,居民們早早來到“融藝學院”,40人的教室里座無虛席,連過道都坐滿了人,原來今天有“家門口的博物館”公益講座。來講課和聽課的人很不一般,他們都是社區志愿者。

  這個“融藝學院”是老百姓家門口的藝術大學,這所“大學”門檻可不低,花多少錢也進不來,只有優秀志愿者通過兌換積分才能獲得入學資格。

  “融藝學院”吸引了來自南開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名校的名師志愿者,開設了國畫、書法、聲樂、朗誦、舞蹈等課程,同時還提供簡單易學、低門檻的“手工工坊”教學,給社區志愿者提供免費的文化盛宴,第一批學員就達到了150人。

  “以志愿服務兌換藝術教育服務,讓愛心循環、善行激勵?!比谒噷W院主理人陳晨說。

  穆懷萍和愛人同時獲準進入了“融藝學院”聲樂班學習。做志愿服務,他們收獲信任和快樂;上“融藝學院”,學習新知、點亮生活?!芭畠涸趪馍?,希望我們去找她。但是現在的日子有滋有味,我們真的舍不下這塊熱土?!?/p>

  前不久,一幅手繪地圖刷紅了雙新街。作者是昆香苑社區居民孫程程?!拔沂菐е閼褎撟鞯?。我住在這里,閉著眼都能摸到每一條街,熟悉街上都有什么,我用彩筆繪到地圖里。哪里是地鐵出口,哪些是孩子們的‘快樂營地’,文明實踐所、站、亭、角,每一個點位都在我心里?!?/p>

  如今,雙新街道的每一位居民心中都有一幅美麗家園的手繪地圖。因為,這里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新家園、新生活。

  扣準需求──

  “我爸說,住在這,他能活到100歲!”

  “緊扣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滿足百姓需要?!笔冀K是雙新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價值坐標和行動宗旨。

  “新景家園社區北園廣場沒有路燈,老人孩子摸黑外出很是危險……”由居民志愿者組成的“金點子議事團”正在向街道反映問題,街道干部認真地記了下來,不到一周的時間,路燈裝上了,回家的路照亮了,通往居民心里的路也亮堂了。

  “街道這么給力,我以后要繼續做好志愿服務。北園廣場的衛生以后我承包了!”群眾有呼,街道有應,心里美的王大爺又多了一份“工作”。

  對特困群體,雙新街道探索了“訪、敲、望、應、暢、疏”六字工作法,也就是“入戶勤探訪、敲門報平安、望燈看電表、微信有呼應、熱線保暢通、心理常疏導”。街里還在29戶特殊關愛家庭的電表上安裝了智能斷路器,這些“小心思”在關鍵時刻可發揮了大威力。

  前些日子,86歲的劉文章老人獨自在家,由于操作不當,家中爐灶起煙,智能斷路器馬上報警,萬盈家園社區網格員很快收到短信提醒,迅速趕到老人家中,及時處理了突發狀況。

  老人的女兒感慨萬分,“街道是我們的堅強后盾,只要有困難他們都能解決,我爸說,住在這,他能活到100歲!”

  半年來,多位突發疾病的老人因“六字工作法”化險為夷,100余件社區問題得到了解決。

  停車難、違章鴿舍治理難、電動車充電難、健身活動場地少。面對居民心中的這些“煩心事”,街道拿起了文明實踐的指揮棒,開啟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

  召開物業聯席會,督促建立車輛管理辦法,協調津南交警雙港大隊,在小區進出口兩側增設1400個停車位、190個石墩路障,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社區宣講以情動之,物業服務以理曉之,派出所治理依法行之,三方聯動拆除鴿舍18處,清理鴿子1000余只,業主接受,居民滿意。

  街道每周召集多部門協調會,聯調聯動,矛盾共同化解。規劃建設的體育公園加快了工期,提前開放;街道主干道添置了7處29臺便民充電站,小區內建設了電動車智能充電樁,解決了居民“無處充電”的訴求。

  雙城翠屏新家園,引得離燕歸巢來。

  “金點子議事團”的志愿者韓鵬飛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昆香苑社區全部是商品房,有些居民在市里有房子,前兩年不愿意來雙新住。但隨著這里環境和服務越來越好,許多居民選擇從市里搬回雙新?!?/p>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彪p新街的黨員干部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路子,實現了給每一位居民“新家園、新生活”的承諾。(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調研組)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小偉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