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暑期實踐如何既“識國情”又“做實事”——福建廈門理工學院圍繞社會熱點開展暑期實踐
發表時間:2020-08-22來源:光明日報

  開學將近,福建省廈門理工學院暑期實踐快要結束了。保證師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今年學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按照就近就便、以家鄉為主、以學生個人實踐為主的原則,探索使用“互聯網+社會實踐”新模式,采取“云組隊”“云調研”“云訪談”等網絡形式,引導學生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開展返鄉社會實踐等方面入手進行社會調研,讓學生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國情社情,接受鍛煉教育,提高認識水平,為社會發展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等社會熱點,組織廣大師生持續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結合專業特長與優勢,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砥礪青春,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聚焦精準扶貧

  “美村創也”是廈門理工學院一個賦能鄉村振興、助力精準扶貧的富農服務平臺。團隊結合社群拼團玩法、新媒體矩陣聯盟、商超采購等,布局銷售渠道;通過技術指導、攜手合作社等,提高產品的產量與標準化,優化產銷雙渠道鏈條,打造電商助農的“美村模式”。平臺旨在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幫助農產品原產地拓寬銷路,從而提升優質農產品影響力和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該項目去年年底還獲得福建省首屆返鄉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目前團隊已經在龍海、漳浦、龍巖、陜西大荔等地建立自己的基地以及合作社。截至今年6月,公司銷售額突破300萬元,為農民實現200多萬元的增收。

  廈門理工學院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特色,聚焦精準扶貧,整體謀劃“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工作。2018年開始,學校結合暑期社會實踐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按照“雙創融合思政,精準助農脫貧,夯實保障機制,確保長效對接”的紅旅活動目標定位,以“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扶貧助困相結合”為主線,引導大學生利用專業走進農村、走進革命老區,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今年7月,廈門理工學院共組織68支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覆蓋全校1721名師生,其中,《美村創也》《酉硒生物科技》《一村一優品》《網紅芭樂:幫助果農脫貧致富》《皆茶農》《守望行動》等40個創業項目與當地簽訂了落地合作協議?;顒舆^程中,廣大師生深入老區,了解國情民情,充分挖掘當地產業需求,用創新創業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服務鄉村、服務經濟的意識得到加強,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助力“生態美”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積極響應福建省河長辦、團省委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河小禹”專項行動。

  廈門理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志愿者們充分發揮環境專業知識,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持續開展“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禹”系列環境保護、環境教育活動,宣傳覆蓋集美區六個鎮街十八個社區和四個小學,得到了廣大青少年學生與社區公眾的支持與積極參與。

  去年暑期,環境學院河小禹社會實踐隊主動與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集美區農業農村局、集美區河長辦等單位對接,成立了集美區“河小禹”護河隊。護河隊匯集了廈門理工學院及兄弟學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公益小天使、環衛人員和當地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護河。實踐隊與廈門公益小天使們結對,一同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一同宣傳河長制,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使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擴大社會影響力。

  據了解,如今集美區河長制辦公室正式授牌成立廈門理工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廈門理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也被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授予集美區青少年環境教育基地,為河小禹實踐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形成了長效機制。

  情系教育幫扶

  去年7月,距離廈門兩千多公里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高林灣村迎來了一支風塵仆仆的隊伍。這個暑假,根據廈門市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對口支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專項行動的部署,廈門理工學院一支由16名師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專項隊,橫跨山河到高林灣村開展支教,在傳授給鄉村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更好地踐行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為了能上好每一堂課,實踐隊指導老師陳劍平、盧洪浩在實踐隊籌備期間,就提前到高林灣小學實地考察,根據孩子們的實際需求,結合實踐隊員們的專業特點和優勢,開設數學、英語、美術、手工、體育、科技、音樂等七門課程,在行前更是反復試講課程、修改課件內容,力求將最好的課程效果帶給高林灣的孩子們。實踐隊精心準備的“七彩課堂”成了高林灣村孩子們的暑期最愛,課上他們聚精會神,課后依然不舍離開?!吧絽^較為貧困,教育資源有限,教學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實踐隊開設的課程,既是學生切實需要的,又增加了趣味性,更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备吡譃承W高學福老師如是說。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每年組織多支社會實踐隊分赴各地開展教育幫扶社會實踐活動。2018年,廈門理工學院團委文化集市下鄉實踐隊來到漳州市華安縣仙都鎮云山村,為云山希望小學的小學生們獻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定制版“周末文化集市”,給小學生們帶去了歡樂?;顒拥玫疆數貛熒凹议L的一致認可,云山希望小學校長表示,“期盼日后類似的好活動多多走進校園”。影視與傳播學院團委組織實踐隊前往漳州華安縣仙都鎮招坑村開展“美麗鄉村,你我有責”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為當地小朋友開設兒童畫、扎染、舞蹈、歌唱等課程豐富的藝術培訓夏令營,志愿者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了美化鄉村涂鴉活動,為招坑村增添了別樣的風景??萍颊n堂下鄉實踐隊攜手廈門市科技館走進廈門市同安區白沙侖川宇希望小學,開展“科技之光,點亮童心”科技課堂下鄉實踐活動,給鄉村兒童帶去更多的暑期樂趣。(記者 馬躍華 通訊員 羅 喆)

Scan me!
責任編輯:陶 恒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