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高密市注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當前重點中心工作相結合,在解決事關民生福祉的熱點難點問題中找準小切口、造就實抓手、形成硬約束,更好的推動文明實踐往深里走、向心里走,往實里走。
創建美麗庭院。
聚焦人居環境整治,改善鄉村環境,推進文明實踐——“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結合志愿服務、典型選樹、家風家教等實踐內容,制定“家風優、言行優、奉獻優、居室美、庭院美、廚廁美”的三優三美創建標準,實行創建達標積分制管理模式,規范積分評定流程和資格審查,對達到創評分值的12300多個村戶頒發新時代文明實踐“美麗庭院”榮譽門牌。同時聯合愛心企業,在全市15個鎮(街、區)建設了30個新時代“家庭安康 美麗庭院”聯建超市,通過超市宣傳小常識、評定積分兌換超市日用品等方式,進一步引導村民主動參與到改善人居環境、共建美麗鄉村的行動中,樹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美觀念,著力把鄉村人居環境的問題清單,轉變為環境改善的績效清單。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聚焦城市小區改造提升工程,推進社區(小區)文明創建。在45個社區老舊小區定制“環境改善、文化傳承、多彩活動”三張清單,組織實施“文明里”和諧小區創建工程,深化拓展社區“雙報到”制度,建立市直部門+社區+小區的三級共建機制,以營造文化氛圍為切入點,設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典型、家風家教、移風易俗等主題宣傳版面、墻體圖畫、鋼雕藝術小品;以滿足居民訴求和意愿為著力點,設立紅色物業議事廳,成立小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和文藝社團,開展政策宣傳、衛生清理、鄰里調節、幫扶解困等主題志愿服務,以及“鄰里一家親”系列文化活動,引導小區居民積極爭創十星級文明戶,以“小我”之力共建文明和諧家園。
聚焦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村民“道德銀行”。完善農村道德評議體系建設,突出“有‘德’才有‘得’”的管理理念,將道德評價具體量化為遵紀守法、勤勞致富、恪守誠信、愛護衛生、文明有禮、孝老愛親、移風易俗、互助友善8個方面56項內容,并與“銀行”聯姻和“禮遇”掛鉤,建立村民“道德銀行”。通過“議”定行為標準、“評”定道德積分、“晾”榜公開公示,將道德積分以道德幣的形式存入村民道德銀行賬戶。并堅持“道德銀行存道德,積分管理有回報”的原則,依托村黨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拓寬融資渠道、搭建“聯盟”營銷平臺,擴大集體收入,為道德銀行常態運行注入源頭活水。2018年以來,全市已有57個村規范運行道德銀行,1230多個村戶憑借道德積分獲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信用戶、好兒媳好公婆等榮譽稱號;3800多個家庭積分兌換實物獎勵20多萬元;1.1萬戶村民享受到“貸款授信額度、合作社政策優惠、就業崗位推薦”的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