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太白鎮太白村,白墻青瓦古樸穩重,村民小樓錯落有致,身處其中,便有穿越時空、走進歷史的奇妙體驗。
這里的干群關系和諧穩定,工作開展起來總是井然有序?!班l村治理是前提。鄉村治理好了,平時讓群眾過得好、玩得好、學得好,困難面前,群眾情緒就容易安撫,大家就能擰成一股繩?!碧状妩h總支書記陳益秋說,太白村在文明實踐的帶動下,鄉村治理邁向了新臺階。
文明實踐+“文明鄉風”,讓群眾過得好
太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國試點,移風易俗工作開展后,太白村黨員志愿者谷萬榮與村部簽訂“移風易俗,從我做起”承諾書,自愿加入黨小組移風易俗組擔任禮堂管理小隊隊長,同時做起了政策宣傳員,得知哪家要辦紅白事,他第一個上門動員。如今,太白村移風易俗辦事大廳共承辦紅白事65場,為老百姓節約開支110余萬元。
在改善人居環境工作中,太白村全面推進河長制、路長制,開展河道清理、植樹造林、農村改廁等行動,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志愿者們不僅帶領群眾走向衛生、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更讓“生態名片”在鄉村治理中熠熠生輝。
通過農村“三大革命”的推進,群眾的居住條件更好,大家擁有了現代、文明、健康的生活環境,過去嫌棄農村廁所臟而不愿意回鄉的年輕人,也經?;貋砜赐麪敔斈棠?,“空巢老人”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
文明實踐+“文化活動”,讓群眾玩得好
太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挖掘李白文化的精髓,倡導詩歌文化,培育草根詩社。文化志愿者們依托村老年學校、農民詩社等平臺,積極開展以李白文化為主題的書畫展示、詩歌吟誦等活動。同時深挖李白與太白村之間的故事,編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
劉新春是太白村的老村委、婦女主任,退休后,她召集了一群大姐、小嫂子,組成村廣場舞隊,農閑時便抻抻腿、扭扭腰,稻場、小區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都是她們的練舞房。每逢節日或聚會,她們必定是“鄉村大舞臺”上最靚麗的風景線。
太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根據志愿者的工作特點、職業優勢、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等情況,設置了“政策宣講紅旗崗、公益慈善紅旗崗、文明創建紅旗崗、就業幫扶紅旗崗、環境整治紅旗崗”等黨員志愿服務崗位,為群眾提供精準、便利、高效、多樣的文化服務,切實提高了黨員服務的質量,推動志愿工作見實效、出實果。
文明實踐+“紅色文化”,讓群眾學得好
太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黨群微家”里,隨處可見李白文化符號。從詩仙生平,到民間小故事,從太白作古,到谷氏守墓人,太白村將“陽春白雪”轉換為“下里巴人”,通過提高群眾學習興趣,達到宣傳主旋律的目的。
太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利用黨員活動日、黨小組活動、遠程教育平臺等形式,定期組織政治理論學習,把李白文化故事、李白文化思想同黨性教育結合起來,以李白詩歌為載體,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民族精神。
群眾最熟悉的大喇叭也派上了用場,網格黨小組下的黨員志愿者們用這種接地氣的方式,把黨的主張、黨的決定宣傳到田間地頭,持續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高群眾文明素質,強化鄉村治理的精神內核。
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太白村秩序井然,群眾們要么“宅”在家,要么加入防疫志愿服務隊伍,沒有聚集活動、沒有串門聊天、沒有強行通關……一些令基層干部說干嘴、跑斷腿的事情,在這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這是干群協作的結果,也是文明實踐倡新風的生動體現。